選礦廢水是選礦工藝排水、尾礦池以流水和礦場排水的統稱。一般來說選礦廢水水量大,懸浮物含量高,含有害物質種類較多而濃度較低。那么如何有效地進行選礦廢水處理呢?
選礦工藝排水一般是與尾礦漿一起輸送到尾礦池,統稱為尾礦水。因此選礦廢水處理也稱為尾礦水處理。一般來說,每噸礦石選礦用水量為5-10噸。廢水水質隨選礦種類而異,主要含有重金屬離子(銅、鋅、鉛、鎳、鐵、鋇、砷、鎘等)和選礦藥劑(黃藥、黑藥、氰鹽、松根油、甲酚、硫酸銅、重金屬鹽類、硫酸鈉、硫酸、石灰等)。
選礦廢水不經處理排放或流失會嚴重污染水源和土壤,危害水產和植物,淤塞河流、湖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三井金屬礦業公司神岡鉛鋅礦選礦廢水和冶煉廠鎘車間廢水排入神通川,水體和農作物受到污染,當地居民由于長期食用受鎘污染的水和稻米,1951-1968年有200多人患鎘中毒癥,稱痛痛病。中國的有色金屬礦山大多分布在長江以南,選礦廢水的排放對河流、湖泊水源和農業、漁業生產造成很大威脅。有的河流、湖泊被尾礦淤積,浮選劑臭氣四溢,使魚類受污染而不能食用,漁業減產。
目前,選礦廠一般設置大容積選礦廢水排沙潛水泵(懸礦工藝排水與尾礦漿)沉淀-貯存池,常利用峽谷、坡地、河灘等地形并以堤壩圍筑而成。池內設置排水井和排水管,或沿邊緣開設排水溝,尾礦水在池內澄清凈化后溢流排出。尾礦水中的懸浮物沉淀在池底部貯存,廢水在池內至少停留一晝夜。此法可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重金屬和浮選藥劑含量也有所降低。停留時間愈長,處理效果愈好。尾礦池溢流水可循環使用,并根據要求有時需經中和、吸附、氧化補充處理。重選、磁選和單一金屬礦的簡單浮選,對水質要求不高,水循環利用率可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