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礦漿濃縮和高濃度非金屬料漿輸送設備的目的有幾個方面:一是提高尾礦輸送量,減少尾礦輸送時間和能源消耗;二是降低運行成本和維護成本,提高尾礦運輸和選礦生產產量;三是最大減少尾礦水耗和廢水回用;四是高濃度輸送尾礦具有耗水少、設備少、耗電少、維護少等優點;如不經過礦漿濃縮和非金屬料漿輸送設備輸送,里程超過20公里,使得每排放1000 m3尾礦漿輸送相當于增加輸送4000 m3尾礦漿,可想而知,多輸送3000 m3尾礦漿,即浪費電力和運力,同時更增加運行成本和維護成本,并且選廠產量上不去,最為嚴重的是耗水和對混漿污染以及對尾礦庫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等等諸多問題。
由于礦漿濃度的提高,隨尾礦帶人尾礦庫的水量大幅減少,可以降低壩體浸潤線,增大尾礦庫的安全穩定性;同時,也可以增大有效庫容,減少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特別是含藥含重金屬廢水對水源的污染。同樣,還可以用于改造舊尾礦庫、廢庫、延長其服務年限,當然對泵送和管道的要求更高更嚴格了,只有高濃度低耗水尾礦處理設備高濃度無水耗漿體泵能達到以上苛刻的要求。
目前管道水力輸送煤濃度為50%左右,石灰石濃度為65%左右,銅精礦濃度為55%左右,鐵精礦濃度為60%左右。這些物料的輸送濃度都是通過大量的試驗研究確定的。由于尾礦與上述幾種物料的特性不同,而且各選礦廠尾礦的特性也不相同,濃縮池設置條件、尾礦輸送距離和高差都不相同,因此,尾礦輸送濃度應根據尾礦濃縮、輸送試驗或尾礦特性相近的濃縮池運行參數,經多濃度方案比較確定既技術可行又經濟合理的濃度。從國內目前各選礦廠尾礦濃縮輸送濃度和尾礦處理設備技術水平來看,尾礦輸送濃度達到35~60%較合適。
尾礦輸送管的臨界流速(臨界管徑)和水力坡降(摩阻損失)可根據計算或經驗數據確定。但對輸送距離較遠,地形較復雜,要求輸送濃度較高的尾礦輸送管的臨界流速和水力坡降宜通過實驗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