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尾礦排放設備工藝流程:混合浮選尾礦經過管路給入到尾礦車間的Φ40m深錐濃密機內,加入絮凝劑進行尾礦絮凝沉降,深錐底流的膏體由喂料泵給入尾礦排放設備(水隔膜膏體泵),再由銅鉬尾礦膏體干堆水隔膜排放泵泵入到尾礦壩經水力旋流器進行膏體排放。深錐溢流水即選礦廢水直接返回高位水池循環使用。
尾礦膏體排放廢水直接循環利用這種嶄新的生產工藝一定會在國內得到大面積推廣。由于它對環境保護和尾礦庫安全十分有利,它必然會在我國迅速推廣。但是這種工藝還很不完善,在采用這種工藝時還有不少問題。為了加快這種工藝的推廣速度,建議成立膏體尾礦堆存研究和推廣中心,有組織地對以下一些課題進行研究。研究大型深錐膏體濃密機的結構和國產化、系列化;研究不同類型的膏體尾礦的滲透規律及其對地下水系的影響;研究不同深度的膏體尾礦含水規律、力學性能,及震動液化對尾礦庫安全的影響等。
根據國外三個公司進行的烏山尾礦深錐濃密和尾礦膏體輸送試驗報告,當尾礦濃度在72%以下時,尾礦屈服應力均在100pa以內,說明深錐濃密機的排礦濃度完全有可能達到72%以上。礦山已經決定在烏山二期工程中,采用另一家制造商的設備,改變深錐濃密機的結構形式,爭取使尾礦排放濃度有較大幅度提高。二期工程將于2012年投產。根據已經進行的半工業試驗,當排礦濃度達到75%時,礦漿的屈服應力為160pa。在生產操作中,在保證溢流水質量的基礎上,適當降低絮凝劑用量,有利于提高排礦濃度,進一步提高廢水利用率到85-91%。
烏山地處嚴重缺水和極端嚴寒地區,經過多方案比較,只能采用尾礦膏體排放廢水直接返回利用方案。它是烏山銅鉬礦能否建設和生產的關鍵所在。因此它的經濟效益只能用整個項目的經濟效益進行評價。該項目2009年9月投入生產,當年即達到設計生產能力,2010年完成生產總值約18億元,利稅總額約10億元,2011年完成生產總值約19億元,利稅總額約10.4億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我國經濟的迅速崛起,各種類型的選礦廠建設如雨后春筍。廢水利用是和選礦廠尾礦排放設備的建設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尾礦膏體排放廢水直接循環利用對于傳統的選礦廢水處理工藝而言,將是一種革命性的變化,這種嶄新的膏體排放工藝一定會在國內得到大面積推廣。它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十分可觀。尾礦膏體排放廢水再利用工藝除了多雨地區之外,都能夠推廣。最理想的地方是氣候干旱、地勢平坦、比較荒涼的地區。在這種地方,甚至可以不建尾礦壩。可以節省大量投資。我國內蒙古、新疆和西北許多地方都具備這種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