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礦粉在管道內流動時,在管底部產生淤積的過流斷面的最低平均流速,稱之為臨界流速。在已知礦漿流特性(流量、濃度、顆粒密度、級配、溫度等)的條件下,通過水力計算可以確定管的臨界流速以及沿程水頭損失,從而確定輸送管的截面尺寸以及敷設坡度、壓力輸送系統和精礦粉輸送泵的規格型號以及泵站位置。由于礦漿流特性差異巨大,影響水力輸送的因素太多,所以要求尾礦輸送管道的坡度不小于0.002,以保障停泵時管內礦漿流能自流排出。在嚴寒地區,特別是當管徑又較小時,經驗證明應使敷設坡度一般不小于3%,以保證管道排空時自流流速不小于1.4m/s。
當質量濃度大于25%時,揚程的折減率隨著濃度的增加而成倍增加,磨損、效率、流量和流量阻力也大,在揚送高濃度礦漿達55%時,越顯得巨增,因而普通的砂泵、隔離泵都難以適應,不是不耐磨耐用,就是揚程低或者流量小不適應生產要求;不是價格貴,運行成本貴,就是濃度低,混漿渾油,耗能大;不是結構復雜,操作維護復雜,就是故障率高易磨損等等難題。高揚程高濃度精礦粉輸送泵有效的解決了以上所有難題,運行穩定可靠,耐磨耐用,低耗能高效率的管道遠距離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