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縮短住院時間偏癱家用電動康復床
空氣壓力波儀在老年腦梗死下肢偏癱患者中的應用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腦梗死合并下肢偏癱患者采用空氣壓力波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老年腦梗死致下肢偏癱患者80例隨機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2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藥物及康復訓練的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或患者基礎上加用空氣壓力波,比較2組患者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ADL),評定臨床效果。結果后2組患者的功能均有改善,神經缺損功能也有較好改變,但觀察組較對照組有顯著優勢,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空氣壓力波結合常規的藥物和康復訓練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神經缺損情況,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促進功能的恢復。
增加康復運動對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意義
在靜息狀態下透析中,體循環相對緩慢,特別是腿部肌肉血液循環較慢,這就減慢了透析過程中血清尿素氮的平衡,透析過程中增加運動后發現透析后血尿素氮的反彈降低了。經篩選后的11例透析患者(年齡在32歲一78歲之間,其中8名殘余腎功能0,3名肌酐清除率為3.87 -8. 84 ml/min)參加透析過程中的運動,運動為5 -20 min亞極量康復踏車,運動后體息10 min再運動,累計運動時間為60 min。血尿素氮、肌酐分別在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30 min測出。透后反彈率、溶質降低率、兩組平衡后尿素Kt/ V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尿素氮反彈從12. 4%降到10.9 %,肌酐反彈從21.2%降到17.20%,鉀從62%降到 44%,肌酐Kt/ V從0.781升到0. 84 ,透析中運動明顯提高了血透療效。這種改變解釋為通過提高骨骼肌的血流灌注,促進溶質的清除。
滿足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癱瘓病人和危重病人的特殊護理需要;
可調整床的起背和曲腿的角度。解決病人身體和生理等方面的需要;
使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也可通過床邊的控制器進行操作,減少照顧病、殘患者的勞動強度;
電動操控,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使用方便,減輕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
1、預防體位性低血壓。
2、牽拉軟組織,保持關節的正常活動度。
3、使身體負重,防治長期臥床導致的骨折和骨質疏松。
4、矯治尖足、足內翻等異常模式,牽拉跟腱。
5、對神智不清狀態者,通過電動直立床訓練進行。
6、刺激內臟功能如腸蠕動和膀胱排空,預防泌尿系感染。
7、改善通氣,預防肺部感染及墜積性。
8、頭低腳高位有利于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腸引流術、下肢骨折牽引等。
縮短住院時間偏癱家用電動康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