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縮短住院時間站立家用康復床
關節損傷后活動度(ROM)練習
關節損傷后,為保證受損組織得以順利的愈合,同時防止出現二次損傷,通常會針對受損關節或受損部位周圍關節進行不同程度的制動。雖然制動的程度各不相同,但是有一個共性是不可避免的:制動必然造成功能障礙。功能障礙可表現在很多方面(可參照我之前的留帖),此貼特別表述關節活動度(ROM)障礙的相關內容
4、10種工作模式,1種標準模式、9種擴展模式;
5、主機可同時連接2個充氣氣囊;
6、緊急制動安全按鈕,提供安全防護措施;
7、固定循環速度:14秒/腔,連續可調,調節步長1秒/腔。
8、時間范圍:1-60min連續可調,調節步長1min誤差±0.25%;
9、6腔氣囊,層疊設計,有效防止體液倒流;
10、氣囊采用內嵌式設計,大小可調節,通用性強;
滿足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癱瘓病人和危重病人的特殊護理需要;
可調整床的起背和曲腿的角度。解決病人身體和生理等方面的需要;
使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也可通過床邊的控制器進行操作,減少照顧病、殘患者的勞動強度;
電動操控,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使用方便,減輕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
1、預防體位性低血壓。
2、牽拉軟組織,保持關節的正常活動度。
3、使身體負重,防治長期臥床導致的骨折和骨質疏松。
4、矯治尖足、足內翻等異常模式,牽拉跟腱。
5、對神智不清狀態者,通過電動直立床訓練進行。
6、刺激內臟功能如腸蠕動和膀胱排空,預防泌尿系感染。
7、改善通氣,預防肺部感染及墜積性。
8、頭低腳高位有利于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腸引流術、下肢骨折牽引等。
縮短住院時間站立家用康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