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肢肌力不足用站立型護理床
如何幫助慢阻肺患者排痰?
慢阻肺患者氣道物增多,痰液滯留,易造成呼吸道阻塞,呼吸困難,要鼓勵病人有痰盡量咳出來,以使呼吸道保持暢通,才能更好 的改善癥狀,緩解病情。
幫助患者有效順利排痰應作好濕、拍、翻工作。有利于痰液咳出,
1、“濕”即濕化呼吸道。 病情允許時多飲水,保持每天有1500?2000ml 的液體攝入量或喝水不少于8杯。好的飲水法是每次飲用少量(約 30?50ml),每10?20分鐘飲水次,這樣對呼吸道的濕化效果較好。 其次是增加室內濕度,尤其是在氣候干燥的冬春季,要注意保持室內濕度不 低于60%。 可經常往地上灑水,勤拖地板或在暖氣片上放置盆清水或濕吸氧時要注意氧氣的溫化和濕化,即使氧氣通過盛有601?801溫水的濕化瓶后再吸入。對于 痰液黏稠無法咳出的患者可釆用聲霧化吸人,可在霧化器內加入生理鹽水 10?20ml,以促使痰液稀釋,利于咳出。
氣囊自動識別
自動實時快速識別氣囊種類,并快速定位類型,實現“一鍵”
壓力范圍0-240mmHg
充氣速度充氣速度1-6級可調,充滿單腔的時間10s以內
零壓跳過功能
具備單腔零壓跳過功能,通過一鍵式設定實現
時間1-600分鐘可調
模式支持標準、梯度、逆序擠壓模式以及高級模式
電動起立床通過維持患者的被動直立狀態(tài),改善下肢功能障礙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下肢肌肉的力量, 防止肌肉的萎縮以及長期臥床引起的并發(fā)癥等,同時對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起刺激的作用,恢復神經系統(tǒng)對肌肉的控制能力, 為接下來的步態(tài)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醫(yī)療康復床,包括床體、按摩裝置、護理架和下肢屈伸裝置,所述床體底部床腿上設有萬向輪,所述按摩裝置由控制開關、上部裝置和下部裝置組成,控制開關置于床頭靠板上,上部裝置和下部裝置分別置于床體的上部和下部。在醫(yī)療康復床底部安裝萬向輪,可以很方便的對床上的病人進行移動;按摩裝置的設置,可以分別對患者的上半身和下半身進行按摩,來達到快速恢復機體正常功能的目的;護理架的設置,既方便了病人的日常生活,又有助于病人的訓練;下肢屈伸裝置的設置,方便了下肢出現問題的患者進行康復性活動訓練。
下肢肌力不足用站立型護理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