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同姿勢站立訓練防撞型電動康復床
手腕的體位治療師支撐住患者無力下垂的手腕,并維持其在伸直的位置。同時將患者的手被動活動。在其主動伸直運動時,在他的手掌心或拳頭施予阻力這樣有助于幫助手腕的伸直
手腕伸直的激發早期訓練時,治療師必須把患者的手腕固定在伸直的位置,治療時可在此位置刺激或觸摸橈側伸腕長肌的肌腱敲擊伸腕肌的近段,同時讓病“握緊拳頭”以便使得伸腕肌及屈指肌同時收縮。交替給予患者“握緊拳頭”及“停止握拳”的指令,在適當時機將手腕的支撐移除。同時讓患者“維持住”,此時患者必須將手腕維持伸直并持續手指彎曲。若有需要,可在患者努力維持這個位置時,連續快速地給予敲擊刺激。若上述動作達成了,牢固地握拳及“手腕下垂”(伸腕肌及屈指肌放松)交替練習。
當患者“停止握拳”時,將其手臂向后、手肘彎曲;當其“握拳”時,將其手臂向前、手肘伸直,因為手肘伸直時手腕伸直會有效果,而手肘彎曲時可使伸腕肌放松手肘彎曲,手腕固定做握拳。當手肘伸直,手腕固定并握拳時,便可開始另一種類似但稍加改變的訓練療程,使病人得以學習新的肌肉組合,即手肘屈曲,手腕固定并握拳。
手的解剖生理特點:手有五指,即拇指、食指、中指、環指和小指。拇指無論是解剖結構還是運動軌跡,與其它四肢都有明顯不同,是一個獨立的功能單位。示、中、環、小指統稱為手指。手指是由掌骨和近、中、遠三節指骨所組成。掌握關節是一個多軸關節,可進行屈伸、內收外展和回旋運動。其關節囊松弛,兩側由側由副韌帶和副側韌帶加強。遠、近指間關節的軟組織結構與掌指關節相似,也有關節囊、掌板、側韌帶和側副韌帶,但它們都是單軸關節,只具有單一的屈伸運動。
康復床的概念:重癥康復是一個超早期介入的綜合康復訓練體系。是在早期康復理念基礎上,進一步突出“重癥”康復特點,在充分評估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原發病及并發癥,保證醫療安全前提下,盡早選用適宜的康復技術進行康復訓練,從而達到減少并發癥,激發康復潛能,促進快速康復的目的。
康復床的目的:加快重癥患者功能恢復進程,降低病殘率,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療費用,促進患者盡早回歸家庭和社會。
不同姿勢站立訓練防撞型電動康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