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泰山石廠家的的泰山石底色變化較大,有的黑,有的白;有的深,有的淺;有的色澤比較均勻,而有的則透出斑斑駁駁的白點子;有的顆粒較粗,而有的則較細膩。也就是說,泰山石與泰山石之間的色澤變化較大。而同一批河北石或河南石的色澤變化則相對較小,也就是說,除了紋理和大小不同之外,基本上就像一個模子刻的,這種感覺是比較明顯的。
再從紋理上來看,陜西泰山石與河北石的區別就更大了。有的泰山石的石筋很粗,而有的石筋又很細;有的白皮將整個石頭都包裹起來,只露出一點黑色的圖案;有的在整個石頭上遍布“雪花”;有的則滿是竹葉??傊?,粗獷而又厚重的感覺比較明顯。而河北石和河南石的紋理則大多比較瑣碎,感覺是比較秀雅的那種山水紋。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紋理變化相對較小,也很少有像泰山石那樣會出現象形的人物、動物、植物或文字等。紋理和顏色都沒有太多的變化。
陜西泰山石紋理的顏色雖然同河北石一樣,都是以乳白色為主。但是,土黃色的紋理也占有很大的部分,這種色澤的泰 山石,就像是古舊家具和青銅器上的包漿一樣,顯得特別古樸,特別厚重。這種金黃色的泰山石尤其是在噴水之后,就更顯清新,更顯絢麗。而河北石中像這種帶有“金”色包漿的石頭卻較為罕見。此外,泰山石中還有少量紅紋的,這在河北石中也是沒有的。
所有泰山石在噴水之后,都比河北石好看。尤其是紅紋和黃紋以及“墨紋”的泰山石。上過水后的感覺就更加漂亮。所以就有人用“保濕”的辦法,來留住這種美麗。
從地質學上講,陜西泰山石廠家形成的年代是16億年到29億年。石與石之間形成的時間有13億年的跨度。所以說,泰山周圍每一條溪流中的石頭,它的石質、紋理和顏色都有較大的差異,而河北石形成的年代相對較晚,時間跨度也小,所以,無論是紋理和顏色,都比較接近。
當然,用紋理和顏色的差異來鑒別泰山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當你面對一塊泰山石和一塊河北石時,沒有經驗的人就很難做出判斷了。
看石頭的顆粒
一般陜西泰山石的顆粒比河北石相對要粗一些。尤其是灰黑色石質中有一種角閃石片麻巖的成份,只要在比較強的光線之下,就可見有無數熠熠閃光的亮點。而河北石中這種熠熠閃光的亮點則比較細碎,并不明顯。此外,天然并帶有原皮的泰山石只要用水一噴,給人的感覺是更清新更絢麗,吸水性也差。而河北石,尤其是用汽割槍燒烤過的河北石,上了水的色澤變化卻并不明顯,而且吸水性強,干燥緩慢。
文字花崗石在泰山石中占有一定比例;觀其書法,當見線條奇異,鐵劃銀鉤,力透石背,剛柔相濟,可使人領悟先甲骨,勝鐘鼎,顏、柳、米、蔡猶不及的天書風采。“岱岳美名五洲揚,千載神說接大荒,中華奇石數不盡,唯有泰山石敢當”。神秘而粗獷的泰山石有25億年歷史,是最古老的巖石之一。泰山石是“天下第一山”——泰山母親的子孫,博得觀賞大雅之美名,實得益于母體泰山在中華民族中的神山地位。炎黃先民在泰山布靈石,焚柴草,行祭禮,是屬原始的靈石崇拜。自秦始皇登臨泰岱立石頌德,其后歷朝天子,封禪而置石者,代不乏人。千百年來,上至天子權貴,下到鄉民游子,他們立泰山石行封禪大典,壓泰山石乞子求福,供泰山石膜拜神靈,取泰山石為基作臺,以泰山石鎮齋鎮館等,于是乎逐漸將對泰山的崇拜信仰與泰山的賞石文化自然融合起來。
泰山石外表多見不規則卵形,結晶顆粒較粗,紋理清晰,畫面突出,對比色調強烈,備陽剛豪放氣概。細品之,則見泰山供石如母體泰山的壯美,絕不以巧秀悅人,色彩古樸如中國水墨畫的清高淡雅?;蛏剿?,或人物,或文字,或鳥獸,各得其妙。由于粗獷,泰山石在適當的視覺距離更顯現出中國畫大寫意的神韻。《石雅》說,泰山“麻石中有文如阿拉伯數字者,泰山也稱之文字花崗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