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動耦合裝置
產品概述
自動耦合裝置簡稱自耦。自動耦合裝置是一種潛水排污泵出法蘭與出水管路系統自動對接的自動耦合裝置,由潛水電泵出水法蘭、附加耦合法蘭和出水管座進口法蘭組成。自動耦合裝置,一般用于排污泵,因為排污泵安裝在液面以下,水質比較差,人無法直接進到集水坑下面進行維修,為了解決維修問題而做的水泵接口快裝系統叫自動耦合系統。
自動耦合系統本身分為 4 部分,一部分和水泵相接叫滑板,一部分安裝在積水坑內叫底座,一部分安裝在集水坑口上端固定座,一部分是滑軌引導水泵安裝到位和提升到坑外方便維修,整個一套系統就是自動耦合系統。
帶自動耦合裝置的水泵多用于潛水泵、潛水污泥泵。自耦裝置基本配置為底座、支架、支撐塊(柱)、型面墊圈,可選配導桿、螺栓等。
產品作用
將出水管固定在污水池的底部,在池頂安裝配套的支撐件,用雙內導軌使泵的出口與出水管自動對正。獨特設計的出口連接確保了在泵和底座之間的連接處絕無泄漏。此安裝方式可避免檢修時工作人員進入污水池,既保護了環境,又降低了維修成本與工人強度。當水泵發生故障時不需要拆解管道,通過拉鏈就可以將水泵順著滑道從水下提出來,便于方便檢修。當檢修結束后,在沿著滑道放到水下,水泵入位后,水泵出口會在自藕器的作用下良好對接。
性能特點
1、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排污泵由于潛入液下工作,因此可直接安裝于污水池內,無需建造專門的泵房用來安裝泵及機,可以節省大量的土地及基建費用。
2、安裝維修方便。小型的排污泵可以自由安裝,大型的排污泵一般都配有自動藕合裝置可以進行自動
安裝,安裝及維修相當方便。
3、連續運轉時間長。排污泵由于泵和電機同軸,軸短,轉動部件重量輕,因此軸承上承受的載荷(徑向)相對較小,壽命比一般泵要長得多。
4、不存在汽蝕破壞及灌引水等問題。特別是后一點給操作人員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5、筑物內使用的排水泵有潛水排污泵、液下排水泵、立式污水泵和臥式污水泵等。由于建筑物內一般場地較小,排水量不大,排水泵可優先采用潛水排污泵和液下排水泵,其中液下排污泵一般在重要場所使用;立式污水泵和臥式污水泵要求設置隔震基礎、自灌式吸水、并占用一定的場地,故在建筑中較少使用。排水泵的流量應按生活排水設計秒流量選定:
6、當有排水量調節時,可按生活排水最大小時流量選定。消防電梯集水池內排水泵流量不小于 10L/s。排水泵的揚程按提升高度、管道損失計算確定后,再附加一定的自由水頭。自由水頭宜采用 0.02~0.03MPa。排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流速不應小于 0.7m/s,并不宜大于 2.0m/s。 公共建筑內應以每個生活排水集水池為單元設置一臺備用泵,平時宜交互運行。地下室、設備機房、車庫沖洗地面的排水,如有兩臺及兩臺以上排水泵時可不設備用 泵。
7、當集水池無法設事故排水管時,水泵應有不間斷的動力供應;
8、當能關閉排水進水管時,可不設不間斷動力供應,但應設置報警裝置。
9、當提升帶有較大雜質的污、廢水時,不同集水池內的潛水排污泵出水管不應合并排出。
10、當提升一般廢水時,可按實際情況考慮不同集水池的潛水排污泵出水管合并排出。兩臺或兩臺以上的水泵共用一條出水管時,應在每臺水泵出水管上裝設閥門和止回閥。單臺水泵排水有可能產生倒灌時,應設止回閥。不允許壓力排水關與建筑內重力排水管合并排出。
11、當潛水排污泵提升含有大塊雜物時,潛水排污泵宜帶有粉碎裝置;當提升含較多纖維物污水時,宜采用大通道潛水排污泵。
12、當電機功率大于等于 7.5kW 或出水口管徑大于等于 DN100 時,可采用水泵固定自耦裝置;
13、當潛水排污電泵電機功率小于 7.5kW 或出水口管徑小于 DN100 時,可設軟管移動式安裝。污水集水池采用潛水排污泵排水時,應設水泵固定自耦裝置,方便水泵檢修。排水泵應能自動啟停和現場手動啟停。多臺水泵可并聯交替運行,也可分段投入運行。
應用實例
安裝說明
本說明適用于潛水泵濕式安裝方式,(以下零件序號請參照“自動耦合裝置軸面圖)
A、安裝過程的前處理。注:DN200~DN500 需 A 過程。DN50~DN150 無需過程。
1、底座(11)地腳螺栓孔的位置。根據設計施工圖,在污水池澆注混凝土前,將底座(11)安裝的地腳螺栓孔留好。其預留孔的中心與安裝系統的 Z 軸線的位置符合底座固定螺栓分布圖(見表 1),預留孔的大小為 100*100 的方孔。
2、進一步核準 Z 軸線與出墻管中心,與地腳螺栓預留孔的中心線以及池口支撐塊的中心線應在同一軸面內,而尺寸應符合安裝系統圖的要求,方可進行澆注。
B、安裝過程
1、確定支承塊(2)的位置
在排水管道一側的池口壁上劃一豎線記號,使豎線在排水管中心的平面內,該豎線作為支承塊(2)安裝對稱基準線。
2、安裝支承塊(2)
使支承塊(2)的中心線與池口安裝基準線重合,按支承塊(2)的槽距在池壁中心鉆兩孔(參照脹錨螺栓大?。?,插入脹錨螺栓(1)把支承塊(2)固定,但不要完全擰緊。
3-a 安裝底座(DN50~DN150)
3.1-a 確定底座的正確位置,把底座放入池底,自支承塊(2)上掛下一根鉛垂線,使其與支承塊(2)的中心線重合,根據鉛垂線找正底座(11)的中心線,并注意使支承塊(2)上的兩圓錐體中心和底座(11)上的兩圓錐體中心在同一鉛重面上,劃好底座(11)地腳螺孔的位置。
3.2-a 打底座(11)地腳螺孔:移開底座(11),根據劃好的孔位和脹錨螺釘(12)直接的大小鉆孔,把孔中的灰屑徹底清除,放上底座(11),插入螺栓(12)并擰緊。
3-b 安裝底座(DN200~DN500)
3.1- b 安裝底座(11)的正確位置:把底座(11)放入池底。自支承塊(2)上掛下一根鉛垂線,使其與支承塊(2)的中心線重合;根據鉛垂線找正底座(11)的中心線,并注意使支承塊(2)上的兩圓錐中心和底座(11)上的兩圓錐體中心在同一鉛垂而上,調整好地腳螺栓在預留孔中的位置。
3.2-b 澆注預留孔,用混凝土澆實預留孔,注意保證地腳螺栓在孔中的位置及螺栓露出地面的長度。在澆注完畢后再一次核準地腳螺栓的安裝尺寸。澆注后,保養期為 15 天(注意:高質量混凝土,足夠的地腳基礎厚度,是泵無震動工作的不可缺少的條件)。
4、安裝導管
如果池深小于 6 米,則把兩根導管(10)根據池深鋸短裝好在支承塊(2)和底座(11)之間,兩頭分別套入支承塊(2)和底座(11)的錐形中,并務必使導管垂直。
如果池深大于 6 米,則用聯管器(5)將導管(10)與短導管(3)聯接起來,并用內六角螺釘(4)緊固,然后再把導管裝在支承塊(2)放底座(11)之間,并務必使導管垂直。
5、固定支承塊(2)底座(11)和導管(10)所組成的系統;
再次檢查支承塊(2)、導管(10)與底座(11)確使它們垂直,并使支承塊(2)中心線與底座(11)中心線在同一平面內,最后緊固系統中所有螺釘,使整個系統在垂直與水平方向都無活動余地。
6、安裝排水管路
根據安裝圖,用螺栓及密封墊圈等依次聯接好排水管,可曲撓橡膠接頭、彎管、出墻管、旋啟式止回 閥、楔式閘閥等,并用混凝土將出墻管與墻體填實。
7、裝支架
將型面墊圈(6)嵌入支架(7)內,注意型面墊圈(6)安裝的方向性,其橡膠法蘭邊一樣厚的是與 電泵法蘭面接口的,而橡膠法蘭有厚薄的一邊與底座接口的;并要使最厚處在安裝孔的最上端,用螺栓(9)、 墊圈(8)將支架固定在泵出水口的法蘭上,為保證其密封性,應將螺栓交替對角擰緊。
8、吊入水泵 將鏈條裝在電泵的吊環孔內,將水泵吊起,使其沿導管滑至污水池內,最后卡在底座(11)兩側面的 筋板上,這樣由于泵本身的重量,可以使泵自動地獲得正確的工作位置,保證泵出水口與底座的密封性能。 9、調整浮球開關位置 用戶根據設計要求或自己的需要,調整浮球開關位置,以達到根據池內水位變化,控制電泵的啟、停, 最底水位應使液面淹沒渦殼。
10、附建議 安裝完畢后,可以澆灌混凝土斜坡底面,污池一周的斜坡的選擇,應適合污池的尺寸,一般來說,水 平與垂直尺寸定比為 2:1
11、水泵的起吊 為了方便用戶吊水泵之用,水泵設有一個專用的扣眼,提升電泵前,將扣眼掛在起重鉤上,將尼龍繩 和鏈條從圓孔中穿過,將繩頭拉直,扣眼沿著尼龍繩和鏈節下滑,當放至合適的位置,將尼龍繩放松時, 鏈條中的某一鏈節會與扣眼咬合鎖緊,此時即可起吊提升水泵,利用扣眼同樣可以安全,方便地將泵安放 在予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