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結構差異
T 型槽鐵地板
采用箱體式主體結構,搭配縱向與橫向加強筋板設計,大幅提升整體剛性與抗變形能力。工作面設有標準 T 型槽(槽寬規格按 DIN 650 標準可定制為 18mm、20mm、22mm 等,槽間距常見 200mm 或 250mm),槽道截面呈 “T” 字形,適配專用固定配件。材質多選用 HT200-300 灰口鑄鐵,工作面硬度可達 HB180-200, tensile strength 為 260-300N/mm2,符合工業承重標準。
普通鐵地板
以平板式或簡易加強結構為主,無預設槽道設計。材質多為普通碳鋼或基礎鑄鐵,結構相對簡單,缺乏針對性的加強筋布局,整體剛性設計側重基礎承重需求,未考慮精的密固定場景。
二、固定方式對比
T 型槽鐵地板
固定方式靈活高的效,可兼容 T 型螺栓、壓板等專用配件,螺栓頭部可直接滑入槽內旋轉卡緊,無需預先在臺面打孔。能根據工件或設備的尺寸、安裝需求,自由調整固定的位置與角度,適配多規格、異形負載的固定需求,安裝與拆卸流程便捷,大幅提升作業效率。對于特殊工況,還可定制槽寬、槽深及槽間距,確保較優固定效果。
普通鐵地板
固定需通過預先鉆孔或焊接方式實現,固定的位置一旦確定難以調整,靈活性較差。若需更換工件安裝位置,需重新打孔或切割,不僅操作繁瑣,還可能破壞地板結構完整性,導致安裝周期延長、調整成本增加,無法適配多工位、多規格的固定需求。
三、承載與剛性表現
T 型槽鐵地板




普通鐵地板
剛性表現一般,由于結構設計簡單,受力集中時易出現局部變形,重載場景下穩定性較弱。承載能力多局限于輕型或中型負載,面對重型設備或高頻振動時,易產生變形、開裂等問題,使用壽命較短。
四、精度表現差異
T 型槽鐵地板
生產過程中經過兩次回火時效處理(鑄造后 600-700℃保溫 24h,機加工后 550-600℃保溫 16h),應力消除率≥95%,2 年內變形量≤0.03mm/m。工作面采用刮研工藝加工,0 級精度產品每 25mm×25mm 接觸點≥25 點,平面度誤差≤0.005mm/m;常規 1-2 級精度產品平面度誤差≤0.05mm/m,精度等級覆蓋 0-3 級,長期使用后精度衰減緩慢,能為精的密測量、裝配、測試提供穩定基準。
普通鐵地板
精度等級多集中在 2-3 級,部分產品僅達到精刨標準,平面度誤差通常≥0.1mm/m。缺乏嚴格的時效處理與精的密加工工藝,長期使用后受應力釋放、磨損等因素影響,精度衰減較快,無法滿足高精度場景的使用需求。
五、適配場景對比
T 型槽鐵地板
適配場景廣泛,可通過鍍鋅、噴漆等防腐處理適配潮濕、油污環境。在電機試驗平臺、機床裝配、精的密檢測、重型設備固定、多工位加工等場景中表現突出,同時支持多塊拼接擴展尺寸(拼接處通過 T 型槽輔助定的位,接縫精度易保證),可根據需求拼接成大型鑄梁平臺,節省材料成本與空間占用,性價比優勢顯著。此外,還可定制圓形、L 型、U 型等異形結構,適配特殊工況。
普通鐵地板
主要適用于對固定靈活性與精度無要求的基礎場景,如普通車間地面、倉庫通道、輕型設備擺放等。由于固定方式受限、精度不足,無法滿足精的密加工、高精度測試等復雜需求,且拼接時僅靠邊緣對齊,定的位精度差,擴展后整體穩定性不足,適用范圍較窄。
六、安裝與維護對比
T 型槽鐵地板
安裝無需額外打孔,僅需通過調平螺栓固定并預留伸縮縫即可,配合 T 型槽的靈活固定特性,設備安裝與位置調整效率高。維護方面,工作面耐磨抗污,鐵屑、油污可通過擦拭或沖洗清理,長期閑置時涂抹防銹油即可保護,無需復雜養護流程;定期校準平面度即可維持精度表現。
普通鐵地板
安裝前需提前規劃打孔位置,鉆孔、固定流程繁瑣,安裝周期長。維護時雖表面無槽道,清潔難度略低,但防腐性能與耐磨性能一般,長期使用易生銹、磨損,且精度衰減后難以通過簡單維護恢復,整體維護成本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