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在新疆人民會堂隆重舉行。當天山雪松沐浴著新時代的陽光,當塔河碧波映照出清潔能源的畫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迎來了成立70周年的輝煌時刻。70年間,這片廣袤大地成為國家能源戰略保障基地,新能源裝機突破1.12億千瓦,占電源總裝機55.7%。
在這場能源變革的浪潮中,東方電氣集團以央企擔當深耕天山南北,累計為新疆提供發電裝備超5500萬千瓦,占據當地發電裝備總量的三分之一,用技術創新解鎖能源資源密碼,以產業投資激活地方發展動能,成為新疆綠色轉型路上的堅定同行者。
逐風戈壁:技術攻堅解鎖多元能源新潛能
新疆的風與光,是自然的饋贈,更是清潔能源的富礦。這里“早穿皮襖午穿紗”的氣候特征,加之戈壁風沙、山地溝壑的復雜地形,給能源開發帶來諸多挑戰。東方電氣集團以全產業鏈技術實力,在這片土地上破解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在風電領域,東方電氣集團不僅輸出裝備,更以資源開發深度參與新疆能源建設。為更好協助促進新疆區域的資源獲取及發展,2024年1月,東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成立,并累計在新疆木壘、布爾津及若羌等地獲取450萬千瓦的風電資源,實現從“裝備供應商”到“資源開發者”的升級。
其中,木壘打造的國內單體容量最大的山地風電場——東方電氣木壘100萬千瓦風電項目,這座風電場集結了3款自主研制的陸上風電機組。項目建設過程中采取模塊化施工工藝,大幅減少廢氣、廢水、廢渣,每年可發清潔綠電27億度,節約標煤約9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63萬噸。
華電-東方電氣木壘二氧化碳儲能項目
在新能源儲能領域,東方電氣集團參與建設的全球最大百萬千瓦時二氧化碳儲能項目在昌吉木壘落地,創新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儲能技術,實現電能的高效存儲與靈活調用,為解決新能源消納難題提供關鍵支撐。在哈密的新疆首座光熱示范電站中,東方電氣集團的光熱發電裝備以穩定的儲熱發電能力,成為當地新能源供電的“壓艙石”。
新疆哈密50兆瓦光熱項目
在傳統能源與新型電力領域,國內首臺全國產化12000米深地智能鉆機在新疆塔里木油田成功開鉆,這款由東方電氣集團自主研發的深地鉆機,可穿透超深地層精準獲取油氣資源,為新疆油氣勘探開發注入硬核動力。在阜康,西北首座百萬千瓦級抽水蓄能電站通過驗收,東方電氣集團提供的核心發電設備將實現電能的“削峰填谷”,進一步完善新疆電力系統調節能力。
國內首臺全國產化12000米深地智能鉆機
從克拉瑪依源網荷儲項目46臺機組精準發運,到奇臺縣風光氫儲項目52×10兆瓦機組、伊犁2×660兆瓦煤電機組、若羌5×660兆瓦煤電機組及第四師可克達拉2×350兆瓦一次再熱煤粉爐等項目的成功中標,東方電氣集團的“能源足跡”已遍布新疆各地,用技術實力書寫著綠電新絲路的傳奇。
扎根天山:產業投資激活地方發展新動能
“企業敢干”離不開“地方敢闖”的有力支撐。東方電氣集團與新疆的攜手,形成“技術+產業+就業”的深度融合格局。2024年12月,東方電氣集團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深化新能源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達成高度共識,正式確立“共筑國家能源安全屏障”的戰略伙伴關系。截至目前,東方電氣集團在木壘、若羌及布爾津三地設立風電主機及葉片裝備制造基地。
東方電氣木壘風電主機及葉片制造基地
2022年,東方電氣集團在木壘建成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借助當地“簽約即生根、落地即奔跑”的高效服務,實現當年簽約、開工、投產的“木壘速度”,年產400萬千瓦風電主機與葉片的產能迅速落地。
“以前去內地打工,一年回不了一次家;現在在東方電氣集團的工廠上班,每月能拿穩定的工資,還能照顧老人孩子!”木壘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的維吾爾族工人艾力?庫爾班,說起現在的生活笑得合不攏嘴。
2023年東方電氣木壘二期擴建工程啟動后,基地產能持續攀升,主機與葉片產線實現“雙線滿產”,為當地創造1000余個就業崗位。推動木壘新能源裝備制造體系向數智化邁進,助力該縣成為新疆首個縣級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
東方電氣(若羌)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
產業深耕之上,更有責任擔當。東方電氣集團向木壘鎮捐贈文化體育設施,在村頭廣場搭建起村民喜愛的活動場地,每到傍晚,這里便響起冬不拉的旋律,各族群眾載歌載舞。東方電氣集團與新疆各族群眾一道,詮釋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生動內涵。
七十載砥礪奮進,新時代再啟新程。東方電氣集團早已把根扎進天山沃土,與新疆各族群眾心手相牽。未來,我們將繼續以風為信、以電為暖,讓每一臺機組都成為光明的使者,每一個項目都結出共贏的果實,陪著這片土地在清潔能源的陽光下,續寫更多如葡萄美酒般醇厚、如天山雪蓮般動人的溫暖故事。
西北首座百萬千瓦級抽水蓄能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