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工業生產中,廢水常常伴隨著“高色度”“高毒性”“難降解”等棘手問題。傳統處理方式往往難以奏效,這讓不少企業在達標排放和資源回用的道路上倍感壓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鐵碳微電解工藝逐漸成為工業廢水處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原理小科普
鐵碳微電解工藝的電解材料一般采用鑄鐵屑和活性炭或者焦炭,當材料浸沒在廢水中時,發生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電解反應。一方面鑄鐵中含有微量的碳化鐵,碳化鐵和純鐵存在明顯的氧化還原電勢差,這樣在鐵屑內部就會形成許多細微的原電池,純鐵作為原電池的陽極,碳化鐵作為原電池的陰極;此外,鑄鐵屑和周圍的炭粉又形成了較大的原電池,因此利用微電解進行廢水處理的過程實際上是內部和外部雙重電解的過程。
鐵碳電極反應需要在酸性條件下進行反應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因此在反應之前需要將廢水pH值調至3~4,電極反應生產的產物(如新生態的H+在偏酸性的條件下具有很高的活性,能夠和廢水中多種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許多難生物降解和有毒物質都能夠被有效的降解;同時,金屬鐵能夠和廢水中金屬活動順序在鐵之后的重金屬離子發生置換反應。
陽極(Fe): Fe - 2e → Fe2?
陰極(C): 2H? + 2e → 2[H] → H?
其次,經鐵碳微電解處理后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Fe2+,反應結束后pH值為5.7左右,將廢水調至中性或弱堿性經曝氣之后則生產絮凝性極強的Fe(OH)3 ,能夠有效吸附廢水中的懸浮物及重金屬離子(如 Cr3+)。鐵碳微電解就是通過以上各種作用達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關鍵點提示
pH控制:入水pH值應為偏酸性,一般控制到3±0.5,酸性過強雖能促進微電解的作用,但破壞了后續的絮凝體,且填料的消耗量較大,后續處理負荷重,產生鐵泥多。
后處理:微電解出水的后處理中和沉降的適宜的pH值宜為8.5。理論上亞鐵離子完全沉淀的pH值為8.95,一般應調節pH值為9以上。因為微電解出水中不可避免會含有一定濃度的亞鐵離子,不僅干擾CODcr的測定,還會帶來反色等不利因素,故應設法除去。
廣泛應用
從印染、化工、電鍍,到制藥、造紙、農藥、酒精等行業,都能看到鐵碳微電解的身影。它不僅能解決復雜廢水難題,也為企業的綠色生產和水資源回用提供了可能。
哈希專業支持
鐵碳微電解為工業廢水處理提供了一把“利器”,但真正的落地效果,離不開科學檢測、合理工藝設計與持續優化。
哈希在廢水處理檢測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和多行業案例,能夠為您提供:
精準的水質監測方案
針對不同行業的工藝優化建議
全流程的應用支持與專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