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最怕什么?
那就是:火
為了防火
森林防護人員可是使出“渾身解數”:
建瞭望塔24小時盯梢
開辟防火隔離帶
甚至訓練出能夠“嗅火”的森林犬
隨著技術的發展
依托雙光譜平臺
坐在屏幕前也能“隔空觀煙”——
可見光相機通過火焰顏色
和煙霧紋理捕捉火情
紅外熱成像儀通過檢測異常高溫
來輔助判斷
不過機器也會“眼花”
雙光譜平臺會誤判云霧、揚塵等
形似火焰的物體
工廠排出的熱氣
秸稈、垃圾焚燒產生的煙火等
非森林火情也有可能觸發警報
為此,工作人員要從海量的告警中
逐一甄別火情
既浪費時間,高頻重復的操作
也有可能會降低警惕性
為了解決森林火情的誤報難題
海康威視推出
<森林防火多模態智能研判系統>
依托雙光譜云臺等前端設備
獲取林區火源圖像后
系統搭載的大模型
將對環境場景、煙霧規模等特征
進行二次研判
有效排除干擾因素
過濾虛假警報
經安徽、內蒙古等地實測驗證
森林煙火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6%
助力實現更智能、 更精準的
森林火情管理
從看煙霧到“讀場景”
煙火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6%
海康威視森林防火多模態智能研判系統
不僅有一雙精準識煙火的“眼睛”
更有一個善于讀場景的“大腦”
“遇”到一縷煙
系統不會“草率”地將它判定為火情
而是會調用大模型
“讀”出煙霧所在的環境——
是山林、廠房、耕地還是民居?
就連煙霧的位置也能“摸清”
是在屋前、林前
還是直接飄在樹林里、草堆上
不僅如此
大模型還會根據“濃度”、“參照物”比例
判斷煙霧規模大小
比如,煙霧是否濃到遮蔽背景
或者擴散范圍是否明顯超過兩棵樹木的尺度
以此判別是濃煙、還是淡煙
依托大模型的特征識別和場景理解能力
借助海康威視森林防火多模態智能研判系統
森林煙火整體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6%
任務自動流轉
提升火情處置效率
除了搭載其中的大模型能“讀懂”煙霧以外
海康威視森林防火多模態智能研判系統
還能按照風險等級
智能流轉火情——
高風險火情
會直接推送至相應的工作人員
進行快速處置
至于中風險等級
系統會讓前端設備持續抓拍相應位置的圖片
通過算法自動與之前火情合并成一個告警事件
比如,當火點已經熄滅
系統就會自動核實并消除告警
讓工作人員對當前正在監控的火情
一目了然
低風險則會自動歸檔不報警
通過智能分級與任務流轉機制
顯著提升火情處置效率
實現森林火情的精細化管理
森林防火多模態智能研判系統是海康威視智慧林草綜合管護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平臺還集成了以下功能:
· 滅火流程快速處置——遇到高風險火情時,聯動查詢火點周邊視頻、負責人和撲火資源,下發滅火處置任務。
· 防火資源智能調度——根據火情位置、類型,結合資源點位、裝備類型,推薦就近符合要求的滅火資源。
· 火勢蔓延趨勢預測——根據火勢動態,預測未來一個小時內的著火情況、著火面積和火線長度。
· 火災簡報自動生成——基于火情信息、救援情況等實時數據,自動生成火災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