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卸車結構自卸車主要由液壓傾卸機構、車廂、車架及其附件構成。其中液壓傾卸機構和車廂結構各個改裝廠家不盡相同,以下按車廂和舉升機構的型式兩個方面說明自卸車的結構。車廂型式車廂結機構型式按用途不同大概可分為:普通矩形車廂和礦用鏟斗車廂。普通矩形車廂用于散裝貨物運輸。其后板裝有自動開合機構,保證貨物順利卸出。普通矩形車廂板厚為:前板4~6,邊板4~8,后板5~8,底板6~12。礦用鏟斗車廂則適用于大石塊等粒度較大貨物的運輸。考慮到貨物的沖擊和碰幢,礦用鏟斗車廂的設計形狀較復雜,用料較厚。比如:礦用鏟斗車廂標準配置板厚為:前6邊6底10,而且有些車型在底板上焊接一些角鋼,以增加車廂的剛度和抗沖擊能力。 舉升機構型式舉升機構是自卸車的核心,是判別自卸車優劣的首要指標。舉升機構的型式目前國內常見的有:F式三角架放大舉升機構、T式三角架放大舉升機構、雙缸舉升、前頂舉升和雙面側翻。三角架放大式舉升機構是目前國內使用最多的一種舉升方式,適用載重量8~40噸,車廂長度4.4~6米。優點為結構成熟、舉升平穩、造價低;缺點為車廂底板與主車架上平面的閉合高度較大。雙缸舉升形式大多用在6X4自卸車上,是在第二橋前方兩側各安裝一支多級缸(一般為3~4級),液壓缸上支點直接作用在車廂底板上。雙缸舉升的優點為車廂底板與主車架上平面的閉合高度較小;缺點是液壓系統很難保證兩液壓缸同步,舉生平穩性較差,對車廂底板的整體剛度要求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