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號反應時間也就是液晶顯示器的液晶單元響應延遲。實際上就是指的液晶單元從一種分子排列狀態轉變成另外一種分子排列狀態所需要的時間,響應時間愈小愈好,它反應了液晶顯示器各像素點對輸入信號反應的速度,即屏幕由暗轉亮或由亮轉暗的速度。響應時間越小則使用者在看運動畫面時不會出現尾影拖拽的感覺。有些廠商會通過將液晶體內的導電離子濃度降低來實現信號的快速響應,但其色彩飽和度、亮度、對比度就會產生相應的降低,甚至產生偏色的現象。這樣信號反應時間上去了,但卻犧牲了液晶顯示器的顯示效果。有些廠商采用的是在顯示電路中加入了一片IC圖像輸出控制芯片,專門對顯示信號進行處理的方法來實現的。IC芯片可以根據VGA輸出顯卡信號頻率,調整信號響應時間。由于沒有改變液晶體的物理性質,因此對其亮度、對比度、 色彩飽和度都沒有影響,這種方法的制造成本也相對較高。
由上便可看出,液晶面板的質量并不能完全代表液晶顯示器的品質,沒有出色的顯示電路配合,再好的面板也不能做出性能優異的液晶顯示器。隨著LCD產品產量的增加、成本的下降,液晶顯示器會大量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