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在手,終身受益,自己創業,才不會受制于人,“自古道”民以食為天,投資小吃行業是最被看好的創業行業。 長沙神來福小吃培訓中心鄭重承諾:包教包會;學會為止;味道滿意再學習!隨到隨學;學不會不收費;后期指導長期免費。培訓品種繁多!歡迎電話咨詢!
涼皮是中國西部眾多地區的風味小吃,被許多人認為是陜西小吃中最受歡迎的品種。涼皮,又稱皮子、釀皮子、面皮,據說是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以“白、薄、光、軟、釀、香”而聞名。涼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因為“涼”,所以在夏天吃的人更多。涼皮的種類繁多,做法各具特色,口味也不盡相同。從制作方法上可大體分為:蒸面皮、搟面皮和烙面皮。
涼面又稱冷面,是指涼吃的面條,世界上不少地區都有涼面,盛行于夏天天熱胃口不佳食用;現于便利商店也見販賣盒裝涼面,便利店涼面花樣更多,惟面條口感一般不及涼面專賣店軟硬適中,且面量少不及專賣店。于日本、香港等地,一些袋裝小吃店會售賣袋裝涼面。•••
涼面漢族面食。將面條煮熟,用涼水沖洗控干,拌以醬油、醋、、辣椒面等調料。清爽可口,多在夏季食用。朝鮮族飲食。用蕎麥面、小麥面、淀粉等摻和制成面條,開水煮熟后撈出,用涼水沖洗,控干備用。用精牛肉或雞肉熬湯,待湯冷卻后除油。用湯澆面條,佐以香油、辣椒、胡椒、味精等調料,即成香辣酸甜的涼面。若再加上牛肉片或泡菜、蘋果片等則更為可口。
涼粉,是我國早年已有的傳統小吃。全國比較有名的是川北涼粉。
川北涼粉,原為農舍小食,他于蜀漢,興于明清,距今已有千百年歷史了。川北涼粉問世以來,以其獨具紅辣味醇、鮮香爽口的川味風格飲譽巴蜀,流傳至今。傳說上世紀末,在原四川南充縣有一謝姓農民,在中渡口搭棚賣擔擔涼粉,他的涼粉制作精細,從磨粉到調料、配味都有獨到之處,行人品嘗后無不稱道,這樣謝氏涼粉便有了名氣。其后,又有一陳姓農民悉心研究謝氏涼粉的制作工藝,取其所長并加以改進,涼粉的制作工藝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由于制作上用功講究,所作涼粉質細柔嫩,筋力綿軟,明而不透,細而不斷,配料調味,更具匠心。不到一年,陳氏涼粉便名揚川北一帶,“川北涼粉”也不脛而走。至今南充市和成渝等地乃至外地,一些涼粉店都仍以“川北涼粉”為招牌,其生意興隆,數年火爆不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羅瑞卿生前回到南充視察工作時,還要特意品嘗川北涼粉。
涼粉,在華南地區是指涼粉草及大米所制作的、冷凍后成綠色或黑色膠狀凝固物,暑天可作解渴品,如廣式涼粉、江西涼粉等。而西北地區是指用米、豌豆或各種薯類淀粉所制作的涼拌粉,如榮昌黃涼粉、四川涼粉、青海涼粉、山西涼粉等。
市場前景及利潤分析
以上三種民間小吃食品,在我國各地幾乎是屢見不鮮,其制作工藝上難度性并不高,而利潤則是相當可觀的。從投資上看,一般只需投資幾千元,三個食品可以同時經營,學好技術,夫妻二人(其實一人也可)即可經營,是老百姓小本創業的好項目。涼皮涼粉涼面項目投資小,只需要三個籮150元,一個鍋蓋70元及其它用具,投資幾百元即可開業。見效快,利潤高,無風險,經營方式很靈活,可以擺地攤,出流動攤,開小店,開中店,開大店等,市場前景很好。例如:一碗涼皮的成本為0.7元左右,賣3元,利潤為2.3元左右。若每天賣300碗涼皮,每天掙690元,每月20700元,一年掙248400元,最低按50%利潤,每年掙124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