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1日,山東潤科鋼筋籠繞筋機助力穗莞深城際鐵路深圳機場至前海段工程首臺泥水平衡盾構機“深灣一號”在廣州下線,標志著該工程即將進入最核心、最關鍵的海域段隧道施工。
潤科鋼筋籠繞筋機的出現,通過引進瑞士技術有效解決了傳統鋼筋籠滾焊機內加強筋與內支撐不便于安裝的問題,結束了鋼筋籠一貫手工捆綁的歷史,為我國橋梁、高鐵樁基制造大大提高了效率。鋼筋籠滾焊機運行中工作原理:根據施工要求,鋼筋籠的主筋通過專用模具制作完成(包括內支撐),把鋼筋籠主筋放在鋼筋籠繞筋機上,把盤筋(繞筋)端頭先焊接在一根主筋上,然后通過傳動托輥旋轉以及小車的移動把盤筋繞在主筋上,同時進行焊接,從而形成成品鋼筋籠,托輥滾動速度可根據操作手的熟練程度從低到高任意調整,盤筋間的間距可根據施工要求隨時改動,同時可預先設置好參數,一個鋼筋籠包括加密區、預留區到達位置,間距自動改變,鋼筋籠一次性成型,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根據客戶情況定制設備,可一次性加工30米以上,直徑兩米以上鋼筋籠,潤科鋼筋籠繞筋機加工出的鋼筋籠精度高,誤差小,兩個相鄰之間繞筋誤差在3mm以內,用米尺直接拉3米長度,總共誤差在2CM以內,基本都是項目部。
“深灣一號”為十四局在珠三角地區首臺下線的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也是深圳鐵路投資建設集團在穗莞深城際鐵路的盾構機,開挖直徑9.14米,全長約127米,總重約1300噸,該設備下線對深圳城際鐵路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該臺盾構機將承擔十四局穗莞深城際鐵路深圳機場至前海段工程Ⅰ標一工區項目區間隧道的掘進任務。該區間是全線最長的盾構區間,也是目前國內連續下穿海域距離最長、連續掘進高強度花崗巖地層距離最長的海底隧道。盾構機需在海底、硬巖、高水壓狀態下獨頭掘進4.46千米,并穿越強度高達105兆帕的微風化花崗巖和長距離海域,對盾構機的密封性能、帶壓換刀作業能力、長距離掘進中的控制測量技術都提出更高要求。
根據節點目標和施工計劃安排,十四局“深灣一號”盾構機生產時間緊、任務重。項目自今年6月份進場以來,該公司派出業務部門組建項目前期策劃組,展開對工程重難點的分析研究,同時邀請組織召開設備選型、設計聯絡等多次咨詢會,針對本工程及其復雜惡劣的工況,對盾構機進行了優化提升,提高了設備的適應性、可靠性。
在短短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首臺盾構機“深灣一號”從設備選型、設計聯絡,到工廠預裝、總裝,完成調試下線,十四局項目部在深圳鐵路投資建設集團等單位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積極推動設備的生產再制造工作,積極對接并與鐵建重工共同解決了設備生產過程中的各項問題,最終確保盾構機下線節點。
十四局項目負責人馮國偉表示,項目全體人員將繼續秉承鐵道兵令行禁止、勇于創新、一往無前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建設“實·干·家”特色企業文化,積極融入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品質工程在珠三角市場樹立企業品牌。
據悉,穗莞深城際鐵路深圳機場至前海段工程是大灣區城際鐵路網廣深主軸的重要組成部分,屬廣東省重點項目。線路全長15.2千米,設西鄉、寶安、前海3座地下車站。線路開通后,對進一步提升穗莞深城際鐵路功能,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城際網絡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