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10日,以中國院士錢七虎為組長的組,對十四局蘇州市桐涇路隧道施工方案現場“把脈”、論證把關,獲得一致通過,標志著我國首條下穿高鐵的大直徑盾構隧道轉入盾構施工階段。
3、液壓系統:配有多個托料自動液壓輥,防止鋼筋籠因為自重而變形。
桐涇路隧道位于蘇州市虎丘區,管片外徑13.25米,設計為雙洞6車道,是直徑下穿運營高鐵盾構隧道,盾構施工需要在490米區間范圍內連續穿越房屋建筑群、山塘河、滬寧城際高鐵、京滬鐵路、北環快速路等密集高風險源。
據十四局大盾構公司項目負責人王曉瓊介紹,整條隧道為超淺覆土,這在我國盾構隧道中是次遇見,短距離連續穿越老城區景觀河道、地面保護性建筑、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高鐵橋梁允許沉降量只有2毫米,覆土最淺處僅6.47米。盾構施工風險源疊加,幾乎每隔幾十米就要修訂一次盾構機掘進參數,對工程安全和施工質量都提出了嚴苛要求。
論證會上,中國院士錢七虎、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何川、上海巖土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大師顧國榮等8位特邀,認定該工程遇到的難題對下穿高鐵和古城區淺覆土盾構隧道施工技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戰,施工單位聯合建設單位、設計單位開展的專題科研和技術攻關針對性強,采用的技術措施和整體方案合理可行,建議加強總結探索,形成復雜地質條件下盾構智能穿越高鐵的成套技術,為我國后續類似工程提供借鑒經驗。
目前盾構始發工作井結構即將完成,盾構機即將進場組裝,計劃9月份盾構機始發掘進,12月實現左線隧道貫通。
據悉,由于受高鐵對空間分割的影響,桐涇路無法北延,不能直接聯系蘇州南北片區,成為斷頭路,是蘇州市10年來一直想解決的重大民生工程。隧道建成通車后,將分解人民路、廣濟路、虎丘路交通壓力,使金閶新城與中心城區的聯系將更加便捷,對完善蘇州市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