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隨著35千瓦環網一次送電成功,由山東潤科鋼筋籠繞筋機助力的成都地鐵6號線一二期工程中段提前15天實現環網電通。至此,成都地鐵6號線完成全線“電通”的重大節點,標志著項目建設由施工階段轉入調試階段。
潤科鋼筋籠繞筋機的出現,通過引進瑞士技術有效解決了傳統鋼筋籠滾焊機內加強筋與內支撐不便于安裝的問題,結束了鋼筋籠一貫手工捆綁的歷史,為我國橋梁、高鐵樁基制造大大提高了效率。鋼筋籠滾焊機運行中工作原理:根據施工要求,鋼筋籠的主筋通過專用模具制作完成(包括內支撐),把鋼筋籠主筋放在鋼筋籠繞筋機上,把盤筋(繞筋)端頭先焊接在一根主筋上,然后通過傳動托輥旋轉以及小車的移動把盤筋繞在主筋上,同時進行焊接,從而形成成品鋼筋籠,托輥滾動速度可根據操作手的熟練程度從低到高任意調整,盤筋間的間距可根據施工要求隨時改動,同時可預先設置好參數,一個鋼筋籠包括加密區、預留區到達位置,間距自動改變,鋼筋籠一次性成型,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根據客戶情況定制設備,可一次性加工30米以上,直徑兩米以上鋼筋籠,潤科鋼筋籠繞筋機加工出的鋼筋籠精度高,誤差小,兩個相鄰之間繞筋誤差在3mm以內,用米尺直接拉3米長度,總共誤差在2CM以內,基本都是項目部。
“電通”即線路通電,與“洞通”(隧道掘進完成)“軌通”(全線鋪軌完成)一起構成地鐵建設三大主要貫通節點。環網電通后便可以開始進行設備的調試工作。
為按期完成此次“電通”節點,廣大地鐵建設者們奮戰了300多個日夜。在全長47多公里的地鐵線路上,建設者共安裝了7000多個高低壓柜,連接了22萬個電纜終端頭。此外,該工程中段共18個站點及隧道區間穿越二環和一環內的中心主城區,全線需攻克下穿運營地鐵、鐵路既有線、市政橋梁、老舊建筑群、重疊隧道、密集市政管網等374項重特大危險源,給項目建設帶來巨大挑戰。
為順利啃下這塊“硬骨頭”,確保“電通”目標順利實現,昆侖投資集團積極克服疫情對現場的影響,集結機電專業精兵強將,成立保開通專項工作組,統籌方案編制、工籌梳理和資源配置,倒排工期,掛圖。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自覺扛起“黨員突擊隊”旗幟,沖鋒在前,分段包保,蹲點督導,加強各專業施工協調,及時解決現場問題,確保了工程建設高效快速推進。
據了解,成都6號線一二期工程目前正圍繞首批車站、龍燈山停車場和中段軌行區運營移交等重大節點目標,加速推進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