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347
NAS347不銹鋼
日本標準:NAS
NAS347化學成分:
碳 C:≤0.08
硅 Si:≤1.00
錳 Mn:≤2.00
磷 P:≤0.045
硫 S:≤0.030
鉻 Cr:17.00~19.00
鉬 Mo:—
鎳 Ni:9.00~12.00
釩 V:—
鈮 Nb:≥10*C ≤1.00
物理性能
密度:約 7.98g/cm3,與常見的奧氏體不銹鋼密度相近。
熱膨脹系數:在不同溫度區間有一定變化,整體處于中等水平。在溫度變化較大的應用場景中,需要考慮熱膨脹對材料尺寸和結構的影響。
導熱性:導熱性能相對一般,在一些對熱傳導有較高要求的場合,可能需要采取額外的散熱或保溫措施。
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515MPa,具備一定的抗拉能力,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拉伸載荷,適用于承受拉力的結構部件。
屈服強度:≥205MPa,表明材料在受力變形時具有一定的起始抗力。
伸長率:≥40%,說明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變形能力,便于進行各種加工成型操作,如鍛造、軋制、沖壓等。
硬度:通常布氏硬度(HB)≤201,這種相對較低的硬度有利于材料的切削加工和表面處理。
特性
良好的耐腐蝕性:由于含有鉻、鎳等元素,NAS347 在大氣、淡水以及一些弱酸堿環境中具有較好的耐腐蝕性。同時,鈮元素的添加使其在焊接后仍能保持良好的抗晶間腐蝕性能,這是它區別于一些普通奧氏體不銹鋼的重要特性。
高溫穩定性:在高溫環境下,鈮與碳形成的碳化物能夠穩定存在,防止鉻的碳化物析出導致的晶間腐蝕,從而使材料在高溫下保持較好的強度和耐腐蝕性。可在較高溫度下長期使用,適用于一些高溫工藝和設備。
易加工性:可以通過常規的加工方法進行加工,如鍛造、軋制、切削、焊接等。在加工過程中,其良好的塑性和韌性能夠保證加工的順利進行。不過,在冷加工時可能會出現加工硬化現象,需要適當調整加工工藝。
可焊性好:能夠采用常見的焊接方法進行焊接,如氬弧焊、手工電弧焊等。焊接后,接頭部位由于鈮的作用,能有效避免晶間腐蝕的發生,保持較好的耐腐蝕性和力學性能。但在焊接過程中,仍需要注意控制焊接工藝參數,以確保焊接質量。
應用領域
化工行業:用于制造化工設備中的反應釜、管道、熱交換器等部件,能夠抵抗各種化學介質的腐蝕,特別是在一些需要焊接且對晶間腐蝕敏感的場合,NAS347 表現出明顯的優勢。
食品和飲料行業:因其良好的耐腐蝕性和衛生性能,可用于食品加工設備、儲存容器和輸送管道等,滿足食品行業對衛生和質量的嚴格要求。
電力行業:在火力發電廠的鍋爐、過熱器等高溫設備中,NAS347 可用于制造管道和部件,承受高溫和腐蝕的雙重考驗,保證設備的長期穩定運行。
航空航天領域:在一些對材料性能要求較高的航空航天部件中也有應用,其良好的綜合性能能夠滿足航空航天環境的特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