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太倉柴油公司:導致“柴油荒”的原因分析(上海蘇州工廠柴油配送馬經理)
一,“柴油荒”主要原因是“突擊式限電”。各地面臨節能減排“大考”,部分地區為完成節能降耗指標開始實施大面積拉閘限電。企業不惜重金購買柴油發電機保障機器運轉,節了電卻費了油。一方面柴油的需求大幅上升,另一方面部分煉油廠也因停電而減產,導致柴油貨緊價漲。
二,供求關系決定。國內部分煉廠七、八、九這3個月曾出現大規模檢修,以致供應減少。而九十兩個月國內秋收、捕魚,農用使得柴油消耗量大增。這使近兩月柴油供應增速未能跟上需求增速。
三,“化工品搶柴油”。原油在煉制過程中,除了能生成汽柴油,還有一系列的化工產品。因此化工品需求與柴油產量是“此消彼長”的關系。由于經濟的強勁復蘇,化工品的價格也在扶搖直上。因此既產汽柴油,又做化工的企業,很可能把精力挪出一部分,放在快速漲價的化工產品上,對于柴油的生產積極性未必會很高。
四,“私人炒作”。由于現在柴油的“批零倒掛”現象。不排除有私人批發商通過關系高價購買柴油產品,造成零售市場的緊張。
對于此次多地出現的柴油荒現象,有分析認為與部分地方的消費周期密切相關。柴油用量相對上半年會緊張一些,因為9月份浙江休漁期結束,沿海用油需求增大;另外,以制造業為主的地區,進入國外生產訂單的旺季,這部分生產企業的消費帶動了部分成品油的用量,從而造成柴油供需不平衡。其實,下半年沿海地區進入節以及生產企業進入國外生產訂單的旺季,是每年排隊等待加柴油均會出現的現象,并不只有今年是例外,所以將近期柴油荒的出現歸因于部分地方的消費周期并不客觀。另外,盡管前不久部分沿海省市為完成節能目標陸續啟動了拉閘限電舉措,令各地通過柴油機發電需求凸顯,發電用柴油需求激增,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般只會出現商品銷售不出去造成積壓的現象,而很少會出現消費者與企業為購買不到商品與原料發愁的現象,所以在正常市場經濟條件下,拉閘限電難以造成柴油荒現象出現。
五,成本增加煉油廠停產
業內人士認為,供不應求應是柴油荒的主因。
業界表示,國內煉油廠8-9月出現大規模檢修,導致產量下降明顯。油價持續高位震蕩,地方煉油廠煉油成本增加,利潤減少,生產積極性下降,出現減產甚至停產。
煤電油運協調工作聯系會議辦公室主任凌云分析認為,經濟快速回暖,帶動企業生產用油、交通運輸業和商貿物流用油不斷攀升;臨近年末進入基建工程施工旺季,工礦企業用油增多;禁漁期結束,沿海地區漁業用油需求恢復,加上秋耕季節的到來,農業機械用油上升,都是導致柴油荒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