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氨法脫硫工藝的發展歷程
煙氣脫硫方法按照其燃燒過程可分為燃燒前燃料脫硫、鍋爐內脫硫(流化床燃燒脫硫)和尾氣脫硫,其中起到保障作用的是尾氣脫硫。按照吸收劑的物態可分為干法、半干法、濕法工藝。其中濕法工藝又分為石灰石(石灰)/石膏法(鈣法)、氧化鎂法、雙堿法、氨法等,其中濕式氨法脫硫以其投資少、占地面積小、能耗低、無二次污染、產品可資源化等特點正在越來越多的受到業內重視。
氨法脫硫工藝始于20世紀70年代德國克盧伯公司,90年代美國GE公司(現瑪蘇萊Marsulex公司)進一步開發了氨-硫酸銨法。在1944年美國大平原合成燃料廠建造了第一套處理300MW機組煙氣的氨法脫硫裝置,1996年建成投產,成為氨法脫硫在大煙氣量下運行實例。近年來,我國氨法煙氣脫硫技術是將硫酸廠尾氣治理技術借鑒并運用到燃煤電廠中,在此基礎上,使氨法煙氣脫硫技術水平不斷完善,工藝裝備水平不斷提高。
目前我國工業化運行的幾種氨法煙氣脫硫工藝,雖具體設備結構及布局有所不同,但工藝流程基本相似,脫硫裝置大體可分為脫硫液濃縮、煙氣脫硫凈化除霧、空氣氧化及副產品回收四個單元。其中濃縮、脫除和氧化三單元可以合并于一塔中。也可以將濃縮單元或氧化單元單設一塔,形成雙塔結構,但工藝原理是一樣的。
明晟環保以“綠色發展”為宗旨,堅持“誠信、敬業、求實、創新”的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已任,以“用心做事、真誠務實、勇于擔當、高度負責”的工匠精神,爭創一流品牌。以始于客戶需求,終于客戶滿意的服務理念,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客戶交辦的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