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糸重工(江蘇)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單梁門式起重機,手推門式起重機
金屬結構部分常見故障
????橋式起重機金屬結構部分的常見故障主要有主梁小撓,主梁旁彎及腹板波浪幾種。下面就主梁下撓原因及其修復方法作簡要介紹。
1、?????????主梁下撓的原因分析
(1)?主梁結構應力影響,箱型主梁主要是由鋼板拼焊而成的,在焊接過程中產生結構內應力,在承載時與外加應力疊加后會使結構的局部應力超過金屬材料的屈服限而產生的局部的塑性變形,從而使整個主梁產生永久變形,導致主梁上拱度消失而下撓。
(2)?長期超載使用的影響,主梁長期超載使用,使主梁的局部應力總是處于屈服極限狀態,多次的彎曲拉伸變形而導致主梁的“疲勞”,以致主梁抵抗變形的能力愈來愈差,在下載荷作用下,主梁小撓變形日益發展,最終導致主梁嚴重下撓或斷裂。
(3)?熱效應對主梁的影響,在主梁的上蓋板處進行氣割、烤火、焊接作業當其冷卻收縮后都將使主梁產生下撓,在走臺板一側加熱將使主梁產生向內彎曲。
(4)?其它方面的影響,起重機在運輸中受到沖撞、存放及其支承位置不當等,亦可使主梁產生永久變形。
2、?????????主梁下撓的修復,修復步驟如下
(1)測量主梁變形并繪制主梁變形曲線圖。
(2)確定主梁修理方案,下位修理還是原地空中修理,采用后者應搭腳手架,以便施工并確保安全。
(3)制定矯修工藝,確定加熱烘烤部位及加熱烘烤順序。
(4)將主梁于跨中部位頂起,并在主梁下撓突起面加熱烘烤,在火焰矯正過程中,應經常測量主梁拱度修復狀況,以防矯正過度。
(5)??????主梁矯修后,通常采用加固方法,以鞏固矯修效果。一般采用于主梁下蓋板下面用槽鋼焊接成“U”形箱形小梁。有時也采取沿主梁下方張拉鋼筋而使主梁拱起的方法來鞏固矯修效果。
起重機的維護
????起重機的運行狀態直接關系到人身及設備安全。因此,做好起重機的管理和維護工作是確保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之一。
一、橋式起重機的檢查制度
????????????????為確保起重機的安全運轉,首要任務是做好起重機的檢查工作。應建立如下檢查制度;
1、?????????日檢,該項與司機交接班制度結合進行,主要由交接班的司機共同對起重機的重要機、電零部件,如吊鉤、鋼絲繩、各機構制動器、控制器、各機構限位器及各種安全開關動作是否靈敏可靠等進行檢查。并于下班前15分鐘進行清掃設備,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
2、?????????周檢,由操縱該起重機的幾位司機在每周末共同對起重機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包括對各機構傳動零部件保護柜各電器元件,操作電器及其連接部分的緊固狀況,逐個進行檢查。檢查完畢后清掃設備,保持良好的衛生環境。
3、?????????月檢,起重機與維修人員(電、鉗工)共同對起重機進行檢查,包括各機械傳動機構、電氣設備及電氣裝置,橋架結構進行檢查,對各主要機、電零部件進行拆解詳盡檢查,對存在的破損件應及時更換,對于尚未達到報廢標準還能工作的機、電部件應制定預修計劃,為下一期檢查保養工作做好準備。
4、?????????半年檢查,可與起重機的一級保養結合起來進行,司機與修理人員共同進行,在全面拆檢整臺起重機的同時,對起重機各部分進行維護和保養,完成預期安排的機、電修理工作,以確保起重機的機械、電氣和金屬結構處于完好狀態。
5、?????????年度檢查,可與起重機的二級保養結合起來進行,除半年檢的全部內容外,還應檢查金屬構件有無裂紋、焊縫有無銹蝕;大、小車輪磨損狀況;測量大車跨度及大車軌道跨度差;測量主梁的靜撓度并進行靜、動負荷試車;對起重機進行全面潤滑。
二、做好橋式起重機的潤滑工作
對橋式起重機各部件的定期潤滑,是起重機維護保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保證起重機經常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延長起重機和零部件的使用壽命,提高生產效率和確保安全生產具有重要作用。
三、橋式起重機的維護和修理制度
對起重機除定期檢查和定期潤滑保養外,還必須對起重機進行維護和修理。
1、?????????修理性質
(1)??????????事故性修理,一般是指在日常檢查和維護時未能發現而突然出現的機件損壞事故,對于這種突發性的機件損壞,必須停機檢修。它不僅影響生產,而且危害性極大,有時會造成人身或設備事故的發生。因此要求檢查制度必須健全,計劃預修要有科學性。隨著管理水平的提高,維護修理制度的完善,即可把這種突發性的事故的發生機率降至最低限度,乃至于消滅。
(2)??????????預見性修理,預見性修理往往與對起重機的檢查和維護保養工作結合起來進行,通常是在前一期檢查和保養時發現了零部件出現問題或征兆,有破損趨勢,在不影響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可在兩相鄰檢查保養間隔期內,做好零部件的準備工作,在進行下一周期的檢查和保養時予以更換解決。
(3)??????????計劃性修理,計劃性修理是維護保養好起重機的中心環節,根據起重機的工作狀況,各種機構的負荷情況,對起重機的保養修理內容和時間作出計劃,并按計劃實施,我國目前尚無統一的計劃性修理制度,有的采用小修、中修和大修理三級修理制度,有的采用一級保養、二級保養和大修理的修理制度。下面就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級保養、二級保養和大修理三個修理內容作簡要介紹。
(1)一級保養維護內容
1.1.1對整臺起重機的機械傳動部分,電氣設備和金屬結構等三大部分進行全面檢查。
1.1.2對所有潤滑點按各自的潤滑周期進行清洗、更換潤滑油。
1.1.3對個別零部件的拆檢,更換或修理。
1.1.4對某些電器元件的修理或更換。
1.1.5對有破損趨勢的機、電零部件,應作為可預見性修理內容作好技術準備工作,以便在下一周期修理時進行。
(2)二級保養維護內容
1.2.1包括一級保養維護的全部內容。
1.2.2對工作頻繁、負荷較大的機、電部件進行拆檢、清洗、修理或更換并潤滑。
1.2.3按計劃把前一期作好技術準備的機、電部件進行更換。
1.2.4對起重機電氣線路進行全面檢查、更換部分老化接線和破損電器元件。
(3)大修理內容
1.3.1機械部分的各機構全部分解,包括減速器、聯軸器、卷筒組、車輪組及取物裝置等部件,更換損壞件和已達到報廢標準的零部件,清洗后重新裝配并加油潤滑。更換鋼絲繩、各機構制動器及其打開裝置。
1.3.2各機構電動機應進行分解、烘干、組裝并加油潤滑。更換各機構之破損的凸輪控制器;檢修保護柜或更換保護柜;更換全部線路的接線,重新配線安裝;更換照明信號系統的控制板等。
1.3.3金屬結構部分,對已出現下撓或旁彎的主梁進行矯正修理并加固;對整臺起重機全部清洗干凈并涂漆兩遍加以保護。
經大修理后的起重機要進行調試,然后按靜、動負荷試車程序進行鑒定,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