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屏風,屏其風也,阻隔阻擋之用,古人在皇帝寶座后面畫了斧鉞,故屏風又名斧鉞。屏風不只是起到分隔空間,阻擋視線的作用,在家居裝修中還有阻擋煞氣化解煞氣的功能。屏風既有藝術欣賞性,又極具實用性,是中華民族手工藝中的精品。
現在的屏風早就走進了尋常百姓家,是家居裝飾中的一部分。在家居裝飾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用上屏風:客廳、餐廳、臥室、書房、衛浴間等等,衛浴間屏風既不阻擋光線,又可以根據需要保護主人的隱私。
白色的屏風,據說屏風上面如果畫上圖案可以提升運勢。
空式屏風不僅僅是裝飾的作用,在很多情況下它還可以當做整體隔斷來使用。
屏風是家私的一種,作用于間隔出一處特定的空間,有防止光及風直入室內。屏風適合用于更衣、沐浴、睡覺等私人活動。現時在酒樓、辦公室等公眾場所也常見,它有作為間板房用途,可暫時把一處大的房間分成幾家小房間。屏風用料可以很藝術,如用紅木、磨沙玻璃等,加上綢緞窗花、清明上河圖、八美圖等修飾。
屏風是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在古家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屏風”又稱為屏門或屏障,是指設在門窗間的屏風。古代的房屋大都是土木建構的院落形式,當然不像現代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子堅固、密實。所以為了擋風,古人便開始制造屏風這種家具,并多將屏風置于床后或床兩側,以達到擋風的效果。漢劉熙《釋名·釋床帳》謂:“屏風,言可以屏障風也。”就是說屏風有擋風、遮蔽、隔間的功用。
屏風是中國古代居室內重要的家具、裝飾品,其形制、圖案及文字均包含有大量的文化信息,既能表現文人雅士的高雅情趣,也包含了人們祈福迎祥的深刻內涵。各式各樣的屏風,還凝聚著手工藝人富于創意的智慧和巧奪天工的技術。
作為一種實用性家具,屏風最早出現在西周,但當時不叫屏風而是稱“邸”或“扆”。隨著被廣泛和普遍地使用,它的種類也不斷增多。明清時期屏風從實用性向裝飾性過渡,屏風已不再是簡單屏蔽之物,而是演化為極具裝飾功能的藝術品,更富于觀賞性。形制雖小,內涵卻極豐富.至近代,屏風已脫離實用性而作為藝術形式存在.起到了一種點綴環境,美化居室的作用。
屏風一般陳設于室內的顯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擋風、協調等作用。它與古典家具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渾然一體,成為家居裝飾不可分割的整體,而呈現出一種和諧之美、寧靜之美。“屏風”一詞讓人感覺很有詩意,它營造了一種似隔非隔,似斷非斷的寧靜空間。
最近幾年家居圈刮起了懷舊風,中國的屏風幾乎受到了全世界時尚家居界的關注和喜愛,它呈現出來的文化底蘊和營造出來的悠然、清靜的氛圍,恰好是居家生活中能夠讓人備感愜意和舒適的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屏風自然也不能忽視。
中式屏風雅致華麗
中式屏風是市面上最常見的,其價格根據其所選用的木料、雕刻的手藝、大小等而相差懸殊。便宜的只需要數百元,而質量上乘的則價格不菲。中式屏風給人華麗、雅致的感覺,屏風上刻畫各種各樣的圖案,在工匠的巧手下,花鳥蟲魚、人物栩栩如生。若喜歡中式家具的典雅、美觀,那么中式屏風無疑是很好的搭配。當然,即使家居風格不是以中式設計為主,也可以選擇中式屏風。在不同設計元素的調和下,也許能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