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澆筑及注意事項
A、對于非鋼骨混凝土的梁板與柱墻,為達到高層建筑工程的抗震效果,按照施工時盡量少留施工縫的原則,梁板與柱墻一起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澆筑梁,根據梁高分層階梯形澆筑,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筑,
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梁板混凝土澆筑連續向前進行。對于梁板與柱墻一起澆筑的混凝土,梁板與柱墻相接的核芯區在柱、墻邊應用鋼絲網進行封堵來區分高低標號混凝土。澆筑示意圖如下:
B、對于工程稍大一些梁,在澆筑梁時應注意澆筑與振搗必須緊密配合,第一層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實后再下第二層料,用“趕漿法”保持水泥漿包裹石子向前推進,每層均應振實后再下料,梁底部位應振實,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及預埋管線、預埋件等。
C、對于需澆筑的框架柱,應嚴格控制模板的加固是否到位,嚴防有漲模和坍蹋現象發生。
D、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超高時,必須加設串筒。
E、由于梁、柱節點處鋼筋較密,且此部位的板厚標高不易控制,因此在綁扎梁柱節點處的鋼筋時,在符合設計的要求下,應進行適當的調整箍筋的高度和主筋盡量減少鋼筋的重疊措施,同時考慮到有部分柱子鋼筋直徑較大較密,在無法用振動棒的振密實的情況下,必須采用小直徑的振動棒進行振搗密實。
F、一般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澆筑梁,根據梁高分層階梯形澆筑,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筑,隨著階梯形不斷延伸,梁板混凝土澆筑連續向前進行。

G、澆筑板混凝土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動器垂直澆筑方向來回振搗,并用鐵插尺檢查混凝土厚度,振搗完畢后用木抹子抹平。施工縫處或有預留埋件及插筋處用木抹子找平。澆筑板混凝土時嚴禁用振搗棒鋪攤混凝土。
H、樓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澆筑,先振實底板混凝土,達到踏步位置時再與踏步混凝土一起澆搗,不斷連續向上推進,并隨時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將踏步上表面抹平。
I、柱子混凝土應一次澆筑完畢,如出現意外,需留施工縫時應留在基礎的頂面、主梁下面。柱混凝土應分層振搗,使用插入式振動器的每層厚度不大于500mm,并邊投料邊振搗(可先將振動棒插入柱底部,使振動棒產生振動,再投入混凝土),振動棒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
除上面振搗外,下面要有人隨時敲打模板。在澆筑柱混凝土的全過程中應注意保護鋼筋的位置,要隨時檢查模板是否變形、位移、螺栓和拉桿是否有松動、脫落、以及漏漿等現象,并應有專人進行管理。
J、澆筑完畢后,應隨時將伸出的搭接鋼筋整理到位,以便下一層或下一工序連接。
K、在澆筑屋面梁板混凝土時,必須重視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澆搗必須密實,確保屋面梁板不產生開裂和滲水現象。
L、后澆帶處的混凝土一般在兩個月后澆灌,且宜用強度等級高一級的混凝土或用同等級膨脹混凝土澆灌。地下室頂板及樓板,板帶內的鋼筋先做分離處理,澆筑板帶混凝土前將兩側分離鋼筋加焊,后澆帶處的梁鋼筋混凝土可連通,
M、地下室水平施工縫澆筑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先鋪凈漿,再鋪30-50mm厚的1:1水泥砂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及并及時澆筑混凝土。

N、地下室底板與外墻板交接處的施工縫應在距離底板面500mm左右較合適在澆筑地下室外墻,事先需安裝好止水鋼板后,才能澆筑混凝土,外墻的施工縫留在基礎梁(或結構梁)面上來500mm,
O、肋形樓蓋應沿著次梁的方向澆灌混凝土,其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中的1/3區段內;如澆灌平板樓蓋,施工縫應平行于板的短邊。
P、鋼筋混凝土柱、墻的施工縫通常設在樓層梁下及板面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