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江國六柴油配送,蘇州中石化柴油公司7月5日電(業務鐘小云,手機:13776336047微信同上,QQ:249353058)6月末,歐佩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的增產幅度低于市場預期、美國對伊朗制裁態度強硬及美國頁巖油廠商放緩增產步伐等為國際油價注入上漲動力,油價出現“四連漲”,紐約油價6月29日收于74.15美元/桶,創2014年11月以來新高。根據目前一攬子原油價格變化率水平測算,預計7月9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將迎來上調,上調幅度約為280元/噸,折合92#汽油每升上調約0.22元,0#柴油每升上調約0.24元。
6月23日歐佩克與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達成一致,決定從7月起開始適度增產。市場認為,此舉意味著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今年下半年將日增原油100萬桶。此次增產幅度低于市場預期,增產是對此前世界主要產油國過度減產的修正,讓減產執行率回歸100%的水平,難改國際原油市場供應趨緊的狀況。正因為此,6月22日維也納會議召開期間,國際油價非但沒有下跌,反而出現了大幅上漲。當前,原油市場另一關注焦點為美國制裁伊朗對原油供應的沖擊。今年5月,美國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并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朗制裁。日前, 美國官員表示,美國將于11月4日重啟針對伊朗能源業和石油交易、央行交易等的制裁。美國正積極“游說”各國停止與伊朗進行包括石油交易在內的生意往來。貝克休斯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29日當周美國活躍石油鉆機數下降4個至858個,為連續第二周下降,顯示美國頁巖油廠商持續增產的步伐有所放緩。數據顯示,6月22日當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下降989萬桶至4.166億桶,降幅遠高于市場預期。綜合因素推動下,6月末國際油價出現“四連漲”,6月29日紐約油價創2014年11月以來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