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農商》網是一個建立在因特網上的、虛擬的交易市場。初期的軟硬件設施建設基本完成,目前已進入試運行階段,但網站的部分欄目與功能還在完善當中。《農商》網集信息發布、瀏覽、交易與交互功能于一體,用戶通過它可直接完成傳統商貿運作中信息采集、市場調研、產品營銷、技術咨詢、行情分析、商貿洽談等環節的工作,合理的網站結構及完善的網站功能、將會極大地滿足商人和現代農民的需要。 該網主要發布農業的相關信息及農副產品的最新價格與供應情況、農副產品淡旺季的價格浮動與成交量、出售流向、全國著名農副產品集散地的產品供求信息及行情走勢、中國農副產品深加工領域的最新行情、最新的國際供求信息、最新國內外農業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中國土特產品大全、期貨行情、美國期貨市場信息等有關農業的信息。
2)項目獨特性
a、針對產品質量不清、產地分散、市場把握不準等原因給商人帶來困境的現象,網站從買方市場出發,幫助商人正確把握及預測市場。
b、網站的大量信息是針對賣方市場普遍存在的諸如生產產品科技含量低、質量差、不能適銷對路、滯銷或“好女找不到婆家”等問題而發布的,但賣方市場有相當一部分人可能不具備上網條件,所以除在網上發布最新的求購信息及最新科技成果外,還要通過發行期刊形式加以彌補。
c、從信息量、信息面和信息價值的角度實現目前網上農業信息的突破。
d、網站在向純粹電子商務發展的同時,更力求從功能上滿足傳統商務向電子商務過渡時期商人的切實需要。
e、網站的市場運作要與政府掛鉤,充分利用起中國計劃經濟培育起來的、農業與供銷系統強大而完善的物理網絡。
f、市場開發采取“政府牽線、合作運營”體制,即為緊密我們與各地的關系、提高工作質量、保證工作效率,在利用政府關系的同時,鼓勵采用多種合作方式將所有對象納入運行軌道內,通過明確責權、利益分配公開的途徑解決政府工作效率低的弊端。
g、在資金短缺,人員少的情況下,由政府指定省內8?0個試點縣、鄉、產品基地、或農村經濟聯合體、大戶為第一批合作對象,免費發布賣方信息,大量提供他們所需的一切信息。建成效后,擴大試點并向周遍地區發展。
h、網站交易市場的出租商鋪是主要特點,技術上已經完成,預計2001年下半年推出出租商鋪的交易市場。現在交易市場正以免費供求信息發布功能吸引人氣指數的上升。
i、針對加入WTO給中國農業帶來沖擊的可能,網站要利用與PECC(太平洋經合理事會)的合作伙伴關系,贏得該組織25個成員經濟體網站的支持,實現國內外農業信息接軌,從而達到世界農業經濟一體化。
L、網站結合河北乃至北方的特色農產品基地,代理向板栗、核桃、雪桃、冰棗之類的稀有干鮮食品,直接參與貿易行為過程。
3)技術環境
a、硬件平臺 本系統以位于chinanet主干網上的服務器為硬件平臺,既作為數據服務器,管理原始商業信息并響應商業服務器提出的服務請求;又作為Web服務器,以高速率發布信息;服務器還具有定位其它服務器的功能。
b、軟件平臺 服務器選用uinx操作系統,選用Apache做為Web服務器。使用Sybase公司的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Sybase SQL Server,它支持并行查詢、動態存儲、動態行級鎖、動態空間管理和索引操作等,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可伸縮性;支持行級和列級規則、觸發器、存儲過程等,可以保證數據的完整性;支持管理向導、日志管理、備份和恢復、事件/報警管理、安全管理等,具有易于管理和維護的特點;同時Sybase SQL Server還提供了對Internet、Intranet和電子商務的強大支持,它不僅可以利用unix強大的加密、檢索等功能,而且與Apache和php高度集成,可以遠程管理。
4)開發本項目的初衷
a、用傳統的商貿條件來配合電子商務的展開,建設一個能夠適應當前傳統商務向電子商務過渡時期的特色網站。
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要想變成商品,就要不辭辛苦地運到大的集散地,存儲產品、租用攤位,吃不上喝不上地想辦法買出去。不然就要買給中間商,價格可想而知。所以,農民售出產品的成本是太高了。我們建立《農商》網,與所有網站不同的是:網站交易市場與物理交易市場是一樣的,是網上虛擬的交易市場。農民、商人可以不出家門就進交易市場,產品不動地方就變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