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收益現值作為資產的價格標準,意味著資產所有者流動的不是一般的商品買賣,而是將資產作為收益能力來買賣,無形資產評估在預期收益比較穩定的情況下:
資產現值=收益現值=預期收益/適用資產收益率 收益現值標準在應用中有兩個不足,一是決定收益現值的預期收益額和資產收益率預測起來困難。二是用預期收益作為被評資產價值的基礎,似乎與資產實體本身無關,故用起來難度大。但盡管如此,收益現值仍有其無法替代的優越性。
收益現值標準是在企業持續經營的前提下,資產評估準則只能是整體資產或具有單獨獲利能力的資產,并且在預期收益較為穩定的條件下應用才較為科學。
年產100萬套紙箱項目輝縣市
年生產30萬塊橡膠板、7萬件橡膠密封件制品建設項目輝縣市
年產50000件機械配件項目輝縣市
年產100萬個禮品盒項目輝縣市
年回收加工5000噸廢橡膠項目輝縣市
年產10萬噸潔凈型煤項目輝縣市
年加工1000噸清真牛、羊、鴨肉速凍食品項目孟津縣
年產2萬噸潔凈型煤項目輝縣市
固始晶鑫木業有限公司年產180萬張優質膠合板建設項目(投資額發生變更,重新備案)固始縣史河灣產業集聚區
新鄉市豫輝黃河建材有限公司環保提升節能技改項目輝縣市
沁陽市雨生緣種植專業合作社年產有機果蔬3000噸項目
4.清算價格 清算價格是指企業無形資產評估停止經營或破產后.要求在一定期限內以變現的方式處理其資產,以清償債務和分配剩余權益條件下所采用的資產價值,也就是在非正常市場條件下資產拍賣的價格。企業停業的原因多種多樣,可能是破產或是歇業,也可能是合作期滿。但無論是什么原因停業,其核心問題都是清償債務,而且通常情況下要以現金形式償還。這就決定了清算價格的基本特點是快速變現。由于受到期限限制和買主限制,其價格一般大大低于現行市價。清算價格有強制清算價格,有序清算價格和續用清算價格。以清算價格作為資產的計價標準,稱為清算價格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