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公司舉辦中國能建勞模工匠助企行暨焊培業務與焊接技術技能座談交流活動,邀請中國能建團委書記、黨群工作部副主任、工會副主席杜娟娟,全國勞模、中國能建山西電力勘測設計院項目管理中心一級技能專家賈向東,全國勞模、中國能建浙江火電建設有限公司培訓中心副經理陳立虎,來公司就焊接專業領域工藝技術進行指導并現場傳授經驗。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月華主持活動。
此次活動含座談交流、參觀指導、總結交流三部分內容。
座談中,檢測試驗所、金屬結構車間負責人對公司焊培業務、焊接生產工作進行簡要介紹;兩位中國能建勞模工匠作經驗分享,結合成長經歷,講述了各自從農村學徒到“大國工匠”的蛻變歷程,暢談了參與多項工程中的歷練之路和理論學習、技能實踐的心得感悟。公司四位勞模劉加軍、劉成柱、劉志平、李惠賓就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弘揚等進行交流發言。
參觀指導環節,杜娟娟一行先后前往檢測試驗所焊培中心、金屬結構車間實地參觀交流。兩位專家對員工們提出的焊接作業中的氣孔問題,薄板焊接的變形控制、焊接質量控制、帶壓力補焊的方法以及焊材選用等眾多問題予以解答,并詳細講解了不同場景的焊接方法適用性、焊材與母材的匹配、焊前準備的嚴格控制、焊后熱處理以及嚴格遵守工藝標準實施作業等方面的知識,為兩單位帶來了“金牌技師”的專業點撥,以“大國工匠”的深厚職業底蘊將“三個精神”播撒至企業一線,身體力行為人才成長引路。
總結交流期間,賈向東、陳立虎結合公司焊接專業未來發展分別作總體指導,在增強焊接作業自動化程度、工藝標準完善、工藝優化與技術升級、技能培訓資源拓展、加強“走出去”學習以及把握先進技術趨勢等方面給予了寶貴意見建議。
杜娟娟對本次座談交流活動成效予以肯定,指出中國能建勞模工匠下沉企業“傳幫帶”,是發揮勞模作用的一種創新形式,旨在為集團內兄弟單位搭建跨專業、跨業務板塊的交流平臺,通過“點對點”技術輔導,實現勞模工匠技術“資源庫”與企業技術技能“需求清單”的匹配對接,助力企業破題解決專業堵點痛點難點。
杜娟娟強調三方面內容:一是重視勞模作用發揮。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華全國總工會“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的相關指示要求,大力弘揚“三個精神”。集團公司也在積極研究相關文件,力爭年底建立“勞模庫”,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的技能引領作用,助力保持關鍵工種優勢,通過不斷推廣“中國能建勞模工匠助企行”活動形式,促進更多更好的技術技能經驗在全集團傳遞分享。二是關注勞模培養。勞模工匠是企業的一面旗幟,要構建系統、長期的勞模培育機制,做好勞模的接續培養工作,并結合北京市勞模選樹的實際需求,積極探索勞模推選的新思路、新方法。三是關注企業訴求。針對企業中的小工種,要變換角度想方設法突破專業能力評價標準缺失等因素造成的評選邊緣化困境,以“能建工匠”選樹為起點,通過創新特色競賽載體等方式,逐步拓寬先進典型推薦渠道,不斷豐富企業勞模資源儲備。
張月華在總結講話中指出,要珍惜集團公司搭建的“傳幫帶”平臺,認真消化吸收本次活動的所學所獲,努力把兩位專家的“金點子”轉變為改進焊培業務、焊接工藝技術的“金鑰匙”,切實打造過硬專業素質。同時進一步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等平臺的“勞模孵化器”作用,用工藝標準律己,將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彰顯于專業領域更多“竅門”“絕招”的打造中,與行業對標,建立長期機制,不斷推動技能水平提升、技能人才成長與隊伍建設,為公司和中國能建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此次活動拓寬了公司焊接專業技術技能視野。中國能建勞模工匠的近距離指導引發了公司員工對技術精進、精神激勵、職業認同的共鳴,表示要把“三個精神”內化為建功立業的職業素養,落實到崗位工作的日常實踐,以焊縫為簽名,聯動推進公司焊接專業價值創造提質增效。
中國能建黨群工作部群團處處長陪同指導。公司副總經理、安全總監周安本,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張學東,相關單位、工會人員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