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詳細分類及說明:
一、按用途分類常用分類方式
該分類直接對應平臺的應用場景,是選擇平臺的首要參考依據,主要包括以下 6 類:
1.通用檢驗平臺:
基礎型檢測平臺,用于工件的尺寸測量、形位公差檢驗、劃線定位等。
應用于機械零件的平面度檢測、工件裝配時的基準定位、工具的校準輔助。
2.劃線平臺:
側重工件的劃線作業,表面需具備清晰的刻度線或定位孔,方便標記加工位置。
應用于鑄件、鍛件的毛坯劃線、復雜工件的多工序加工定位標記
3.裝配平臺:
用于工件的組裝、調試,需具備較高的承載能力和穩定性,表面常設計輔助定位結構。
應用于機械設備的零部件組裝、大型構件的拼接與校準
4.焊接平臺:適配焊接作業,表面需耐高溫、抗變形,部分平臺會做防粘渣處理。
應用于鋼結構件的焊接定位、焊接工件的變形量檢測
5.振動測試平臺:
用于模擬振動環境,檢測工件的抗振性能,平臺需具備可調節的振動參數。
應用于電子元器件的抗振壽命測試、汽車零部件的振動疲勞檢測
6.專用檢測平臺:
針對特定行業或工件設計的定制化平臺,結構、尺寸、精度均匹配專屬需求。
應用于 軸承檢測平臺、 機床導軌檢測平臺、壓力容器法蘭檢測平臺
二、按結構形式分類
根據平臺的外形、承載結構差異,可分為以下 4 類,主要影響平臺的承載能力、空間適配性:
矩形平臺
通用的結構,外形為長方形或正方形,表面可設計T 型槽、螺紋孔。
優點:適用范圍廣,承載均勻,便于多工位檢測;缺點:對安裝空間的長度 / 寬度要求較高。
常見規格:1000×800mm、2000×1500mm、3000×2000mm。
圓形平臺
外形為圓形,中心通常設計定位孔,適用于圓形工件的檢測或裝配。
優點:受力對稱,旋轉操作方便;缺點:平面利用率低于矩形平臺。
常見場景:法蘭平面度檢測、圓形工件的同心度校準。
槽型平臺(T 型槽平臺)
表面開有均勻分布的 T 型槽,核心作用是通過 T 型螺栓固定工件、夾具或檢測設備,避免工件移位。
分類:按 T 型槽數量可分為單槽、雙槽、多槽,槽深通常為平臺厚度的 1/3~1/2,確保結構強度。
典型應用:大型工件的裝配定位、重型零件的形位公差檢測。
拼接式平臺
由多塊小型鑄鐵平臺通過高精度拼接結構組合而成,適用于超大型工件的檢測,可靈活調整整體尺寸。
關鍵要求:拼接面需具備極高的平面度,確保拼接后整體平面度達標;需搭配地基固定,避免拼接間隙變化。
三、按精度等級分類
精度等級決定了平臺的檢測誤差范圍,我國執行GB/T 22095-2023《檢驗平臺》 標準,將精度分為 5 個等級,從高到低依次為:
00 級(超高精度)
代號:00 平面度公差:≤0.012mm 適用場景:儀器校準、微米級工件檢測
0 級(高精度)
代號:0 平面度公差:≤0.024mm 適用場景:零件檢測、工具顯微鏡配套平臺
1 級(較高精度)
代號:1 平面度公差:≤0.048mm 適用場景:常規機械零件檢測、裝配定位
2 級(普通精度)
代號:2 平面度公差:≤0.096mm 適用場景:毛坯件劃線、粗加工工件檢測
3 級(粗糙精度)
代號:3 平面度公差:≤0.192mm 適用場景:重型工件的粗定位、焊接作業
注:平面度公差隨平臺尺寸增大而增加,需根據具體規格查詢標準值。
四、按材質及處理工藝分類
鑄鐵平臺的材質和后續處理直接影響其耐磨性、抗變形能力、使用壽命,主要分為:
灰鑄鐵平臺
材質:常用 HT200、HT250,含碳量高,石墨呈片狀,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能、減震性和耐磨性。
優點:成本低、加工難度小、減震效果好;缺點:抗拉強度較低,不適用于超重型承載。
適用場景:絕大多數通用檢測、裝配場景。
球墨鑄鐵平臺
材質:常用 QT400-15、QT500-7,石墨呈球狀,抗拉強度、韌性遠高于灰鑄鐵,同時保留一定的減震性。
優點:承載能力強、抗沖擊、不易開裂;缺點:成本較高、鑄造工藝復雜。
適用場景:重型機械裝配、振動測試平臺。
特殊處理鑄鐵平臺
為提升性能,部分平臺會進行后續工藝處理,常見類型包括:
時效處理平臺:通過自然時效或人工時效消除鑄造內應力,避免長期使用后變形,是高精度平臺的=工藝。
表面淬火平臺:對平臺工作面進行高頻淬火,提升耐磨性,適用于頻繁劃線、檢測的場景。
防腐蝕平臺:表面做鍍鋅、鍍鉻或噴涂防腐涂層,適用于潮濕、腐蝕性環境。
五、其他特殊類型
便攜式鑄鐵測試平臺:體積小、重量輕,自帶提手或便攜箱,適用于現場檢測。
帶支架鑄鐵測試平臺:平臺底部搭配可調節支架,無需固定地基,可根據檢測需求調整高度,適合靈活作業場景。
綜上,選擇鑄鐵測試平臺時,需優先明確檢測需求、工件特性、使用環境 ,再對應匹配上述類型,確保平臺的適用性和經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