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無錫某電動車主機廠的第一條國產機器人焊接生產線啟動時,操作工人看著埃斯頓機器人精準完成車架焊接的瞬間,或許沒人想到,這個 2019 年的 "首次嘗試",會成為國產弧焊機器人突圍的縮影。而這背后,是埃斯頓與某合作伙伴從 2016 年開始,用十年時間寫就的一段產業協作故事。 從 "參數匹配" 到 "生態綁定":信任的起點 2016 年,無錫一家國產化自動化設備廠商正面臨一個關鍵選擇:工廠焊接產線需要迭代,而彼時的國產弧焊機器人還未在市場站穩腳跟。作為高鐵動車減震器焊接組件的專業制造商,該集成商已通過 EN15085 和 ISO3834 焊接體系認證,團隊里坐著國際焊接工程師、技師和持證焊工 —— 這群 "焊接老炮" 對設備的要求近乎苛刻。 巧合的是,埃斯頓剛好推出帶脈沖功能的新款焊接機器人。"參數匹配只是基礎,我們更想驗證國產機器人的 ' 工藝韌性 '。" 該集成商的技術負責人回憶道。他們決定把產線當實驗室:用我們自制的焊接產線,搭載埃斯頓機器人,從實際生產到集成應用,全周期測試。 測試結果超出預期:脈沖焊接的穩定性、機器人的運動精度,完全能滿足高鐵配件級的工藝要求。更關鍵的是,雙方發現了彼此的 "互補性":埃斯頓有機器人本體制造能力,客戶懂焊接工藝集成(這需要機器人系統、焊接系統、工藝系統三者深度協同)。當年,該集成商做出決定:弧焊機器人集成業務,只與埃斯頓合作。
從數十臺到幾百臺:用信任鋪就的增長曲線 合作的第一個 "小目標" 來得并不快。2017 年,雙方全年僅交付 10 臺機器人,彼時埃斯頓弧焊機器人在國內市場還屬 "新面孔",僅在二輪電動車車架等細分領域有突破。 轉折點出現在 2019 年。無錫那家電動車主機廠決定 "吃螃蟹",用埃斯頓機器人 + 客戶集成方案,建整車架焊接線。這是該主機廠首次使用國產機器人,從圖紙設計到投產,雙方團隊駐場 3 個月,光焊接設備參數就調試了 200 多組。投產后,生產線的穩定性直接媲美進口設備 —— 這個案例像一塊敲門磚,讓更多企業看到了國產方案的潛力。 隨后的增長曲線逐漸陡峭:2021 年,某智能辦公家具頭部企業一口氣訂下 30 臺,組成首條全自動焊接線;2023 年,汽車零部件行業開始批量替代進口機器人,單客戶單訂單突破百臺;到 2024 年,雙方合作的機器人總量已超 400 臺,覆蓋電動車、汽車、鈑金、健身器材等多個領域。 這組數據背后,是 3300多天的技術磨合:從 2016 年首臺 MAG 雙脈沖焊接機器人,到 2020 年首臺Cloos國產化焊接系統,再到 2024 年激光焊接技術落地,雙方共迭代出40多款的不同焊接機器人的配置,涵蓋 MAG、MIG、TIG 、激光焊接等全焊接工藝。 產業鏈共生:嵌在細節里的協作密碼 在該集成商的車間里,有一個專屬埃斯頓的焊接實驗室。新系統上線前,他們的工程師會在這里提前測試,最快 24 小時就能反饋優化建議。2024 年推出的 "人才共享機制" 更把這種協作拉到極致:埃斯頓的軟件工程師和集成商的工藝師坐在同一間辦公室,客戶有定制需求時,軟件功能開發和現場應用調試同步推進,效率比行業平均水平快 3 倍。 服務端的 "化學反應" 同樣顯著。該集成商有 20 余名專職弧焊售后人員,每年與埃斯頓團隊互訓 —— 埃斯頓教機器人維護,集成商講焊接工藝。遇到客戶報修,雙方采用 "直線響應" 機制:比如機器人本體出問題,集成商工程師先到現場更換備件,后續再走埃斯頓的流程補給,客戶停機時間能縮短 60%。 這種深度綁定,讓產品迭代更精準。收購德國 CLOOS 后,埃斯頓將其技術國產化,該集成商同步在實驗室驗證適配性,2023 年大批量推進CLOOS國產化機器人的進程,在汽車領域廣泛推廣數千臺,與進口品牌進行正面批量性交鋒。產品性能在國產化后再次得到質的提升。 從定制到標準:讓更多行業用上 "成熟方案" 焊接工藝千變萬化,早年每條產線都要 "量身定制"。但合作中,雙方發現很多行業的焊接需求有共性:比如厚板和鈑金焊接領域的多品種小批量,汽車領域的大批量焊接,他們開始把解決方案標準化 —— 匯總近千個案例,提煉出 20 多款標準化集成工作站,從設計到交付的周期縮短了 40%,甚至某些領域可以做到集成工作站現貨提供。 這些工作站像 "焊接模塊":正置單機工作站適合中小件批量生產,倒掛雙機工作站及龍門或者長地軌焊接集成工作站能覆蓋大型結構件,三軸變位工作站可應對復雜焊縫。某汽車零部件廠商用了標準化工作站后,不僅安裝當天就能投產,維護成本還降了 20%。 如今,這些方案已滲透到多個關鍵領域:在汽車生產的車間里,機器人焊接稼動率到達95%以上;在重工裝備領域,中厚板多層多道焊接的合格率穩定在 99%;甚至在高鐵減震器組件生產中,焊縫質量通過了 EN15085-CL1 級認證 —— 同時滿足ISO5817-B級焊縫的100%探傷要求。 下一個十年:從 "弧焊標桿" 到 "多領域突圍" 2025年,該合作伙伴和埃斯頓在焊接領域繼續合作擴展延升,由弧焊和激光焊集成制造商,擴大集成能力,投身點焊機器人集成產業,并設計標準化集成站,且在多個領域形成規模批量化銷售。 站在 2025年“十年同行,千臺落地”的今天回望,這段合作更像一個行業樣本:當機器人企業懂工藝,當集成商懂設備,國產焊接機器人就能撕掉 "低價低質" 的標簽。未來,他們計劃把標準化方案推向更高端的多樣化領域,讓 "中國焊接" 的未來,在更多產業土壤里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