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升高度控制器是起重機、升降機、塔吊等起重設備中用于監測和控制起升機構高度的關鍵安全裝置,其核心作用是防止吊具(如吊鉤、吊籃)因超程起升而引發碰撞、墜落等安全事故,是保障設備運行安全的重要組件。
一、核心功能
高度監測:實時檢測吊具的起升高度,將機械位移轉化為電信號或機械信號。
限位保護:當吊具達到預設的 “*高限位” 或 “*低限位” 時,自動觸發停止指令,切斷起升電機的動力源(或僅切斷上升 / 下降動作),強制限制超程運行。
信號反饋:向設備控制系統(如 PLC)輸出高度數據,用于顯示、記錄或聯動控制(如與重量限制器配合實現復合保護)。
二、工作原理與分類
根據檢測方式和結構不同,常見類型如下:
1. 機械型高度控制器(行程開關式)
原理:通過鋼絲繩、鏈條或齒輪等機械傳動機構,將吊具的升降位移傳遞給限位開關(如凸輪式行程開關)。當達到限定高度時,機械結構觸發開關動作,切斷電機電源。
結構:由傳動部件(如卷筒、齒輪組)、凸輪、觸點開關等組成,凸輪的位置可手動調節以設定限位高度。
特點:
結構簡單、成本低、可靠性高,適用于中小型起重機。
精度較低(通常誤差 ±50mm 以上),調整需手動操作,響應速度較慢。
2. 電子型高度控制器
原理:通過傳感器(如編碼器、霍爾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實時采集起升機構的位移或轉速信號,經電路處理后計算出高度值,達到限位時輸出電信號切斷動力。
常見傳感器類型:
旋轉編碼器:安裝在卷筒軸或電機軸上,通過測量旋轉圈數計算鋼絲繩放出長度(即高度),精度高(誤差可至 ±1mm)。
激光測距傳感器:直接對吊具進行非接觸測距,適用于高精度場景(如精密吊裝)。
磁致伸縮傳感器:通過磁環與波導絲的作用測量位移,抗振動、壽命長,常用于升降機。
特點:
精度高、可數字化顯示高度,部分型號支持遠程通信(如 4G、物聯網)。
需供電,對環境適應性稍弱(需防粉塵、油污),成本高于機械型。
3. 復合型高度控制器
原理:結合機械限位和電子監測的雙重保護,機械限位作為 “最終保險”,電子系統負責日常精準控制。
應用場景:大型塔吊、港口起重機等對安全性要求極高的設備,避免單一系統失效導致事故。
三、關鍵參數
測量范圍:可監測的最大高度(如 0-100m),需匹配設備的實際起升高度。
精度:高度測量的誤差范圍(機械型 ±50mm~±200mm,電子型 ±1mm~±10mm)。
限位點數:可設置的限位位置數量(如 1 個*高限位 + 1 個預警限位)。
輸出信號:控制信號(如繼電器觸點、PLC 電平信號)和反饋信號(如 4-20mA 電流、RS485 通信)。
環境適應性:工作溫度(-20℃~60℃常見)、防護等級(如 IP54 防濺水、IP65 防塵防水)、抗振動性能。
四、典型應用場景
建筑塔吊:限制吊鉤起升高度,防止吊鉤碰撞起重臂或塔身,同時配合小車幅度控制實現 “三維限位”。
橋式 / 門式起重機:控制吊鉤或電動葫蘆的升降范圍,避免沖頂或吊鉤觸地。
施工升降機:限制轎廂的*高和*低停靠樓層,防止超越導軌范圍。
港口起重機:在集裝箱吊裝中精準控制吊具高度,配合位置傳感器實現自動對位。
工業提升機:用于車間內物料提升的高度限制,保障生產安全。
五、安裝與維護注意事項
安裝校準:
機械型需確保傳動機構與卷筒同步(如鋼絲繩纏繞方向一致),限位開關觸發位置需反復測試。
電子型需精確設定 “零點”(如吊鉤*低位置),并校準編碼器與實際高度的對應關系(考慮鋼絲繩伸縮誤差)。
定期檢查:
機械型:清理傳動部件的油污、粉塵,檢查凸輪與觸點的磨損情況,確保動作靈活。
電子型:檢查傳感器接線是否松動,清潔激光 / 光電傳感器的探頭,避免信號干擾。
應急保護:嚴禁擅自短接限位開關(會失去保護功能),需在設備檢修時臨時旁路,并做好監護。
適配性:根據設備類型選擇控制器(如塔吊需耐大風振動,室外設備需高防護等級)。
起升高度控制器是起重設備的 “安全紅線”,其性能直接關系到設備和人員安全,因此需根據工況選擇合適類型,并嚴格按照規范安裝、校準和維護。
一、核心功能
高度監測:實時檢測吊具的起升高度,將機械位移轉化為電信號或機械信號。
限位保護:當吊具達到預設的 “*高限位” 或 “*低限位” 時,自動觸發停止指令,切斷起升電機的動力源(或僅切斷上升 / 下降動作),強制限制超程運行。
信號反饋:向設備控制系統(如 PLC)輸出高度數據,用于顯示、記錄或聯動控制(如與重量限制器配合實現復合保護)。
二、工作原理與分類
根據檢測方式和結構不同,常見類型如下:
1. 機械型高度控制器(行程開關式)
原理:通過鋼絲繩、鏈條或齒輪等機械傳動機構,將吊具的升降位移傳遞給限位開關(如凸輪式行程開關)。當達到限定高度時,機械結構觸發開關動作,切斷電機電源。
結構:由傳動部件(如卷筒、齒輪組)、凸輪、觸點開關等組成,凸輪的位置可手動調節以設定限位高度。
特點:
結構簡單、成本低、可靠性高,適用于中小型起重機。
精度較低(通常誤差 ±50mm 以上),調整需手動操作,響應速度較慢。
2. 電子型高度控制器
原理:通過傳感器(如編碼器、霍爾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實時采集起升機構的位移或轉速信號,經電路處理后計算出高度值,達到限位時輸出電信號切斷動力。
常見傳感器類型:
旋轉編碼器:安裝在卷筒軸或電機軸上,通過測量旋轉圈數計算鋼絲繩放出長度(即高度),精度高(誤差可至 ±1mm)。
激光測距傳感器:直接對吊具進行非接觸測距,適用于高精度場景(如精密吊裝)。
磁致伸縮傳感器:通過磁環與波導絲的作用測量位移,抗振動、壽命長,常用于升降機。
特點:
精度高、可數字化顯示高度,部分型號支持遠程通信(如 4G、物聯網)。
需供電,對環境適應性稍弱(需防粉塵、油污),成本高于機械型。
3. 復合型高度控制器
原理:結合機械限位和電子監測的雙重保護,機械限位作為 “最終保險”,電子系統負責日常精準控制。
應用場景:大型塔吊、港口起重機等對安全性要求極高的設備,避免單一系統失效導致事故。
三、關鍵參數
測量范圍:可監測的最大高度(如 0-100m),需匹配設備的實際起升高度。
精度:高度測量的誤差范圍(機械型 ±50mm~±200mm,電子型 ±1mm~±10mm)。
限位點數:可設置的限位位置數量(如 1 個*高限位 + 1 個預警限位)。
輸出信號:控制信號(如繼電器觸點、PLC 電平信號)和反饋信號(如 4-20mA 電流、RS485 通信)。
環境適應性:工作溫度(-20℃~60℃常見)、防護等級(如 IP54 防濺水、IP65 防塵防水)、抗振動性能。
四、典型應用場景
建筑塔吊:限制吊鉤起升高度,防止吊鉤碰撞起重臂或塔身,同時配合小車幅度控制實現 “三維限位”。
橋式 / 門式起重機:控制吊鉤或電動葫蘆的升降范圍,避免沖頂或吊鉤觸地。
施工升降機:限制轎廂的*高和*低停靠樓層,防止超越導軌范圍。
港口起重機:在集裝箱吊裝中精準控制吊具高度,配合位置傳感器實現自動對位。
工業提升機:用于車間內物料提升的高度限制,保障生產安全。
五、安裝與維護注意事項
安裝校準:
機械型需確保傳動機構與卷筒同步(如鋼絲繩纏繞方向一致),限位開關觸發位置需反復測試。
電子型需精確設定 “零點”(如吊鉤*低位置),并校準編碼器與實際高度的對應關系(考慮鋼絲繩伸縮誤差)。
定期檢查:
機械型:清理傳動部件的油污、粉塵,檢查凸輪與觸點的磨損情況,確保動作靈活。
電子型:檢查傳感器接線是否松動,清潔激光 / 光電傳感器的探頭,避免信號干擾。
應急保護:嚴禁擅自短接限位開關(會失去保護功能),需在設備檢修時臨時旁路,并做好監護。
適配性:根據設備類型選擇控制器(如塔吊需耐大風振動,室外設備需高防護等級)。
起升高度控制器是起重設備的 “安全紅線”,其性能直接關系到設備和人員安全,因此需根據工況選擇合適類型,并嚴格按照規范安裝、校準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