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打造“六個重工”目標,本周起將邀請各權屬企業負責人、各戰線領軍人物、主要黨政工團負責人,結合企業實際深入探討“六個重工”的內涵要義和落地路徑。
本期邀請集團旗下各主要權屬企業創新領軍人物,深度解碼“創新重工”如何推進。
郭圣剛 濰柴動力副總經理 總工程師
打造“創新重工”,再次強調了“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
作為山東重工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濰柴始終堅持“鏈合創新、勇攀高峰”的精神,以研發大投入、人才大匯聚、生態大變革,實現可持續的成果大產出。“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四年四次刷新柴油機本體熱效率世界紀錄,引領中國內燃機邁向世界一流。未來,濰柴將以打造“創新重工”為戰略指引,繼續錨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持續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速創新矩陣升級,勇當原創技術策源地,構建以濰柴為內核的全球科技生態圈,為打造“創新重工”貢獻濰柴力量,引領中國動力站在世界科技之巔。
丁惟云 中國重汽集團總工程師 首席科學家
“六個重工”是企業行穩致遠的方向標,“創新重工”更是重中之重。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我們要在自主創新中把控時代變局,積蓄面向未來發展的強大技術力量。要加強科技創新全鏈條部署,在全系列商用車、高端發動機、工程機械、動力電池、智能裝備等重要領域構筑技術領先優勢,全面增強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要加快構筑人才競爭優勢,強化創新人才引進、使用、培養,著力打造新能源、智能駕駛、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高水平人才隊伍,為構建“創新重工”夯實人才根基。要向市場一線要創新,聚焦客戶需求、市場反饋,找準創新發力點,加速成果轉化落地,以更契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引領企業發展、贏得競爭主動。
黃亞軍 山推股份副總經理
在“六個重工”協同發展的戰略藍圖中,“創新重工”無疑是激活全局的“關鍵變量”。
它以創新鏈為紐帶,將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緊密串聯,推動“六個重工”從“獨立作戰”邁向“系統共生”,成為實現重工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山推將切實打造“以創新為軸,聯動各方”的研發格局,在企業內探索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創新制度及人才支撐體系,激活內生動力;完善協同網絡,聯合黃金產業鏈成立創新聯盟,共同制定研發標準、開展技術攻關,實現互利共贏;匯聚集團資源,以重工文化為魂、通過搭建創新文化載體與發揮領導示范作用,讓創新基因融入企業血脈,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在打造 “六個重工” 的征程中走在前列。
李正宇 濰柴雷沃智慧農業副總經理 濰柴青年卓越工程師
創新是產品研發的驅動力,面對全球農機智能化、綠色化浪潮,只有持續創新,才能引領國產拖拉機技術突破,鑄就“大國重器”。
濰柴雷沃智慧農業將充分發揮集團資源協同優勢,持續加強技術攻關,加快“高端線控底盤、智能駕駛、智能作業、新能源”等卡脖子技術攻關,實現動力換擋、CVT產品系列化推廣,并積極布局新能源農機,持續引領中國農機向高向智跨越。濰柴雷沃智慧農業全體研發人員將堅持心無旁騖攻主業,助力集團全面建設成為科技領先、綠色發展、世界一流的高端裝備跨國集團。
李晨 中通客車副總經理
“創新重工”展現了山東重工集團以匠心鑄就厚重底蘊,用創新引領時代變革的決心和底氣。
作為集團客車板塊的代表企業,中通客車堅持將創新融入到每一輛客車的安全與品質之中,夯實客車制造安全根基,傳承科技創新的開拓精神。面向未來,我們將加快研發新一代高端智能化旅團和公交產品,穩步推進在新能源動力總成、智能駕駛、車聯網平臺等關鍵領域的技術迭代,深耕輕量化與低能耗設計,提升可靠性與駕乘舒適體驗,以創新推進產品競爭力再升級。創新永不止步,技術驅動未來。我們將以“創新重工”戰略為指引,以中通智造領航全球客車產業變革,為社會締造更安全、舒適、綠色的出行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