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江淮大地烈日炎炎,由中宣部及國家部委領導率領,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新社、中國發展改革報、科技日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金融時報等在內的數十家中央主流媒體組成的“活力中國調研行”采訪團,在省市縣宣傳部相關領導的陪同下,共同走進全柴,親身體驗傳統制造業在數字化、智能化浪潮中的融合發展。
探訪智造一線 見證硬核實力
調研行的首站,是全柴金加工“5G+工業互聯網”數字化工廠。高度自動化的柔性生產線有條不紊地運轉,依托5G網絡低時延、大帶寬的特性,結合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設備運行狀態實時監控、生產過程全流程透明化管理、質量數據自動采集與分析,生產效率顯著提升。“這里每一個零件的加工軌跡、每一臺設備的運行狀態,都實時匯聚在‘云端大腦’,驅動著生產決策的優化。”一位記者在參觀筆記中如此記錄。
隨后,采訪團來到車用國六發動機智能化工廠。這里高度集成的自動化裝配線,關鍵工序均由機器人精準完成,視覺檢測系統確保每一臺下線發動機都達到質量標準。該工廠不僅實現了國六b排放標準的穩定達標,更在燃油經濟性、可靠性等核心指標上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是支撐全柴在商用車動力市場的基石。
在全柴展示中心,從艱苦創業的篳路藍縷,到技術引進的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創新的厚積薄發,一幅全柴發展畫卷在眾人面前徐徐展開。全柴發動機產品矩陣覆蓋商用車、農業裝備、工業車輛、工程機械、發電機組等多個領域,彰顯出市場的廣泛布局與深厚積淀。展板上清晰地展示了全柴立足當前、放眼全球的戰略規劃:持續深化傳統動力技術的升級,積極拓展新能源動力領域,加速推進全球化市場的開拓進程。
思想碰撞:共話智造未來
一場深度交流的座談隨即展開。與會人員首先觀看了全柴動力最新宣傳片,光影之間濃縮了企業的光輝歷程和創新基因。隨后,采訪團詳細聽取了全柴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情況與應用成效,平臺不僅是生產管理的“神經中樞”,更是連接客戶需求、優化供應鏈、驅動服務創新的重要紐帶,是打造"數字全柴"的核心支撐。
![]() |
![]() |
![]() |
進入媒體提問和自由采訪環節,現場氣氛熱烈。圍繞工業互聯網平臺如何賦能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雙碳"目標下的技術路線與新能源布局、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如何保持優勢等問題,全柴動力董事長徐玉良、總經理劉吉文及各主要部門負責人坦誠作答,既分享了企業在智能制造、綠色轉型、國際化拓展等方面的戰略思考與實踐經驗,也不回避轉型中的挑戰與應對之策。
此次"活力中國調研行"走進全柴,數十家中央核心媒體集體聚焦,省市縣三級宣傳系統協同參與,無不彰顯國家對實體經濟、對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高度重視,也是對以全柴為代表的制造業創新實踐的充分肯定。
通過精益化、數字化與智能化賦能,今年第一季度全柴發動機銷量同比增長15%,躋身行業前三,其中海外出口同比增長50%。
全柴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重點圍繞以下四個方面規劃下一步發展路徑:一是深化智造升級,將數字化、智能化貫穿研發、生產、管理、服務全鏈條,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智慧工廠;二是加速綠色轉型,在鞏固發動機技術領先地位的同時,全力推進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技術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三是開拓全球市場,依托技術優勢與品牌積累,推進海外銷售持續快速增長;四是強化開放合作,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依托,構建更加開放、協同的產業生態。在數字與智能的浪潮中全速前進,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