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自主研發的斷路器設備狀態檢修決策應用功能模塊,在±800千伏泰州換流站的成功試點應用,為特高壓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標志著我國電力運維技術在智能化、自動化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也展現了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方面的積極貢獻。
1月8日,正值寒冬臘月,±800千伏錫盟—泰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受端站——泰州換流站的輸送功率達到了755萬千瓦,這是該站投運以來冬季輸送功率的最高水平。在這樣的高負荷運行狀態下,每一臺設備的健康狀態都至關重要。當日10時45分,泰州換流站值班員陳坤坐在數字換流站平臺前,輕點幾下鼠標,啟動了斷路器設備狀態檢修決策應用功能模塊。僅僅40秒后,500千伏5645交流濾波器斷路器的動作波形、歷史合閘情況、檢修記錄等信息便清晰地呈現在屏幕上。這一幕,標志著斷路器設備狀態監測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這就像是給斷路器安裝了一臺‘健康監測儀’,能夠24小時對斷路器實時‘把脈問診’。”泰州換流站站長張兆君形象地比喻道。在2024年12月28日的一次日常監測中,運檢人員正是借助這一功能模塊,及時發現并處理了5645交流濾波器斷路器的選相合閘參數偏差問題,有效避免了潛在的安全隱患。
斷路器作為特高壓變電站(換流站)的核心設備之一,承擔著交直流線路的切斷和連接重任。泰州換流站擁有包括500千伏復合式組合斷路器等在內的11種不同類別的斷路器,數量多、結構復雜。在高負荷期間,部分斷路器每天需要頻繁操作十余次,每一次開合瞬間產生的電弧都會對滅弧室斷口的耐壓強度造成一定影響,容易導致擊穿重燃故障,從而影響設備的安全運行。
以往,斷路器動作后的監測工作主要依靠運檢人員的人工判斷。他們需要在監控后臺調用錄波器波形,依據外置故障錄波與斷路器對照表,找到對應故障錄波器的互聯網協議(IP)地址,再查詢近期的故障錄波,并計算三相電壓與電流的時間差。整個流程繁瑣復雜,對運檢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極高。而現在,有了斷路器設備狀態檢修決策應用功能模塊,這一切都變得簡單高效。
在數字換流站平臺的屏幕上,斷路器的各項運行參數和狀態信息一目了然。運檢人員可以隨時查看,實時掌握設備的健康狀況。當斷路器發生動作時,監測系統會迅速捕捉相關數據并開展自動分析和評估。一旦監測到滅弧能力下降或分合閘存在異常,系統會立即發出告警,提醒運檢人員及時采取措施。這種常態化的自動監測和分析,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大大增強了設備狀態監測的精準性和可靠性。
此外,運檢人員還可以利用這一功能模塊對斷路器的歷史數據和運行趨勢進行分析評估,從而優化檢修策略。對于全年運行狀態良好、未出現過嚴重故障和隱患的斷路器,在年度檢修中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工作,減少不必要的檢修項目和時間成本,進一步提高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和經濟性。
截至目前,泰州換流站運檢人員依托斷路器設備狀態檢修決策應用功能模塊已累計發現并處置斷路器安全隱患7次,在年檢期間減少了72臺斷路器的30項試驗項目。這一成果不僅有效提升了泰州換流站的安全運行水平和管理效率,也為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在其他特高壓站的推廣應用積累了寶貴經驗。
未來,國網江蘇超高壓公司將繼續深化電力運維技術的智能化、自動化研究與應用推廣工作,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電力供應穩定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