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磨礦是入選前礦料準備的最后一道作業。礦料人選前的準備工作包括破碎及磨礦兩個大的作業,這兩個作業中磨礦更重要,它不僅能耗高及材料消耗高,而且產品質量直接影響后面選別作業的指標,加上磨礦的處理量實際上決定著選礦廠的處理量,因此,磨礦作業是選礦前重中之重的作業。
選礦之前的磨礦有其特殊要求。水泥行業中的磨礦以粉碎礦料為目的,粉碎得愈細,水泥的質量越高,稱為粉碎性磨礦。建筑用砂的磨礦及球團原料的磨礦主要目的不是粉碎物料,而是為了擦洗物料以露出新鮮表面,利于后面物料的牯結,這類以擦洗物料為目的磨礦稱為擦洗性磨礦。而各種選礦之前的磨礦,包括濕法冶金之前的磨礦,它們以解離礦物為目的,或暴露礦物為目的,稱為解離性磨礦。選礦之前的磨礦,不僅以解離礦物為第一目的,而且要使礦料在粒度上符合選礦要求,還要使過粉碎粒級盡量減輕。
磨礦通常是閉路工作,由雷蒙磨外的分級設備控制磨礦的粒度,合格的經分級機排出,不合格的粒度返回再磨。這是由于球磨機自身控制磨礦粒度的能力差。但棒磨機自身控制磨礦粒度的能力較強,所以棒磨機可以開路工作。但閉路磨礦的生產能力大,而且產品粒度較均勻。
雷蒙磨的工作是靠磨內運動的介質來完成的,因此,磨曠介質的工作狀態及參數決定著雷蒙磨的生產能力,也決定著磨礦產品的粒度特性。因此,磨礦介質的工作狀態及工作參數應該是磨礦的重要研究內容。
磨礦過程是個粒度減小的過程,在雷蒙磨結構及工作狀態一定的情況下,粒度減小有其自身的規律,研究粒度減小的規律以提高磨礦效率是磨礦過程的重要研究內容。磨礦是選礦中最復雜的過程之一,如何科學地評價磨礦過程,必須有一套科學的指標評價體系才能正確地評價磨礦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