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好敬而遠之 說說汽車上的石棉零部件
近日,長城和奇瑞汽車的出口車型在澳大利亞因為使用含石棉材料的部件而遭遇召回,石棉是什么東西?車上哪些部件用到石棉?為什么會使用石棉?它對消費者的健康有多少影響?本文就為大家一一解讀。
近日一則新聞(點擊進入:對澳出口車型遭遇召回)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起因是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發布了長城汽車、奇瑞汽車兩公司在澳銷售產品的部分發動機及排氣墊片中含少量石棉的警示公告,ACCC組織責成相關企業對含有石棉物質的產品實施召回,兩家企業隨后主動采取了召回。石棉是什么?車上哪些部件用到石棉?為什么會使用石棉?它對消費者的健康有多少影響?相信看完下文,您就會心里有數了。
石棉是“石”還是“棉”?
——來自礦石的無機纖維
石棉其實就是一類硅酸鹽礦物纖維的統稱,也是唯一的天然礦物纖維,因為質地疏松,所以得名石棉,因此它還是算“石”而不是“棉”,如果單就化學成分來說,它還算是祖母綠之類寶石的遠房親戚呢。石棉種類很多,最常見的三種是溫石棉(白石棉)、鐵石棉(褐石棉)及青石棉(藍石棉),其中以溫石棉含量最為豐富,用途最廣。石棉礦經過加工之后,就成為可以在工業上應用的纖維。
石棉在汽車上的應用
——主要用于密封和隔熱以及摩擦材料
康。由于來源于礦物,加上成分主要是硅酸鹽,石棉具備了良好的耐高溫、耐腐蝕性能,加上它還很耐磨,所以可以用在隔音、隔熱、防腐、傳動/制動等諸多工業領域。對于汽車來說,主要就是隔熱、密封和制動這些環節會用到石棉材料,也就是各種隔熱瓦、密封墊片和剎車片,不過很多國家已經禁止在汽車上使用石棉制品,而2003年10月1日之后國內也已經禁用含有石棉材料的剎車片,原因就是影響健康——尤其是汽車維修人員的健
在汽車上使用石棉材料除開它本身具備良好的物理性質,用起來很便宜也是它一度得到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就拿進行普通車輛的隔音隔熱改裝來說,如果是一些大品牌的環保材料,預算會在萬元左右,而一般的石棉材料總共也只需要數百元,存在巨大的價格差,如果沒有相應的法規和國家強制標準來限制,廠商和改裝店顯然是在同樣性能下用更便宜的零部件。
石棉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包括腫瘤在內的各種惡性疾病
石棉制品之所以引發這次召回,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可能致癌。常用的溫石棉纖維可以分裂成極細小的元纖維,尺寸比以前曾經炒的沸沸揚揚的PM2.5還?。ㄔw維的直徑一般為0.5微米,長度在5微米以下,在大氣和水中能懸浮數周甚至數月。我們現在所說的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懸浮顆粒)。石棉的元纖維通過呼吸進入人體呼吸道或者消化道,就有誘發石棉肺、http://www.car-gzc.com肺癌、胸膜間皮瘤、腹膜間皮瘤和胃腸癌等惡性疾病的危險。
另外一個可怕的地方是,石棉對健康的危害往往會在10-40年之后才爆發出來,德國1980-2003年期間,石棉相關職業病造成了1.2萬人死亡。法國每年因石棉致死達2000人。美國在1990-1999年期間報告了近20000個石棉沉著病例。由于造成如此廣泛的危害,許多國家選擇了全面禁止使用這種危險性物質,以美國為例,美國在1971年起就限制石棉的使用,于1992年全面禁止生產和使用石棉和石棉制品,而近鄰日本和韓國也分別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別全面禁止使用石棉制品。
國內現狀
——只限制剎車片使用石棉,其他尚無強制性限制標準
作為石棉的第一使用大國同時也是第三生產大國,中國從2003年開始禁止在汽車制動片上使用石棉材料,而汽車其他應用石棉的部件方面(如各種發動機墊片和隔熱材料)則還沒有強制標準。實際上,除開禁止使用的石棉制動片之外,含有石棉的墊片或者隔熱棉也有諸多替代品,比如進/排氣歧管的墊片就可以使用不銹鋼材料,防火墻等部位的隔音隔熱材料也可以用更為環保的玻璃纖維復合材料代替。
在汽車行業,由于日常使用中,駕乘人員和含石棉成分的部件接觸機會非常少(誰也不會沒事去扒拉排氣管墊片),而且零部件在沒有破損的情況下,元纖維也很難散發出來,http://car-xztg.com所以即便是有含有石棉的零部件裝在車上,對開車坐車的人員危害并不大。但是對于汽車維修人員來說,一方面接觸這些材料的機會大大增加,同時材料本身也經常存在破損和需要裁剪的情況(例如做隔音隔熱改裝),因而含有石棉的零部件對于汽車維修人員就存在比較大的潛在危險,同時還有可能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所以還是應當盡量少使用含有石棉的材料。對于這次自主車型在澳大利亞遇到的情況,ACCC也建議在發動機艙等部位加上警示標簽,對維修人員加以提醒。
總結:這次自主車企的石棉部件風波雖然還沒有證據說明這些部件對誰構成了傷害,http://www.gzypkg.com/但是我們同樣希望這種健康隱患應該盡可能消除,同時國內能夠立法禁用車用石棉制品。最后,無論國內的合資還是自主汽車品牌,希望它們都能在自己的產品上使用盡可能安全、環保的零部件,而不是一味以低成本為出發點,確保更多人而不僅限于用戶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