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油化工廢水處理技術新進展
近年來,國內外在廢水處理活性污泥技術、難降解廢水無害化處理技術、膜生物反應器(MBR)廢水處理技術以及廢水回用技術等方面取得了較快發展,很多新技術已在石油化工企業得到推廣和應用。本文對此進行了綜述。歡迎光臨公司官網http://www.hailan-ep.com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油田進入石油開采的中后期期,從地下采出的原油含水量逐漸增加,含油廢水的處理量也逐年增加。特別是三次采油中的高含油廢水不僅造成地面設施的非正常運轉、地層堵塞、環境污染,還使大量的原油重新注回地下,造成巨大浪費。因此,采用液處理技術實際上已成為限制我國三次采油技術大面積推廣的瓶頸。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所開展了水介質中分散聚合制備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以資源豐富、價格低廉、燃燒值低的風化煤為主要原料,采用水介質分散聚合技術,制備出新型油田三采用廢水處理劑。現與吉林申大建工公司合作開發,已實現300t/a風化煤接枝型廢水處理劑的生產,并在大慶油田進行了行產實踐驗證。這種采用天然低價值產物部分代替有機原料制備的新型低成本高效油田廢水處理劑,突破了限制我國三次采油技術大面積奠定了基礎。該項研究實現了較大技術創新,其中采用風化煤原位聚合制備水處理劑的技術,既避免了強酸和強堿對環境的應用開辟了一條途徑,是風化煤應用和水處理劑合成技術領域的首創成果。其次,引入風化煤中富含的腐殖油泥漿處理中耗能大、設備投資大等缺陷。同時,該項技術具有生產工藝簡單、環保、生產成本低等特點,實際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隨著我國煤油加工能力的不斷提高,廢水處理規模也需要及時擴大。而廢水回用目標對廢水處理后的水質要求更高。氣浮技術是利用微氣泡捕捉并除掉水中的細分散油、乳化油、膠質及懸浮物,既為生化處理提供水質保證,也常用于生化后處理,是煤油廠廢水處理中必不可少的單元。其中葉輪氣浮由于具有設備結構簡單、投資省、占地少、能耗低、操作簡單等特點,發展得更快。在葉輪氣浮除油技術中,自吸式氣液混合葉輪是關鍵之一。中國石化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針對現有自吸式氣液混合葉輪存在的問題進行攻關,開發了一項能有效去除含油廢水中的油和COD的技術-FYHG-DO型葉輪氣浮除油技術。該技術的葉輪真空度和吸氣量均明顯高于對比葉輪,很好的解決了吸氣量和吸液量的協調問題,肯有良好的氣液混合效果。實際結果表明,隔油池出水經葉輪氣浮除油技術處理后,今油廢水中的油去除率為67%COD去除率為31%。專家建議盡快進行工業應用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