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水用泵P加壓后,經閥F1,過濾器(用戶可自備)、流量計S,進入冷凝器、在進入4、3、2、1效預熱器,料水逐漸升溫至97℃進入第一效蒸發器進噴淋室,由各管口的分布器均勻地分布到各蒸發管的內表面,原料水沿管內壁呈膜狀向下流動的同時被加熱而部分蒸發,蒸發出來的二次蒸汽在管中與未蒸發的料水一起向下流動,進入蒸發器的分離室,經過不銹鋼絲網及除沫器,靠絲網的捕捉水滴,除去夾帶的水霧后即進入第二效蒸發器的殼體,作為該效的加熱蒸汽。未蒸發的料水從底部經節流孔進入第二效的噴淋室,再經分布器進入蒸發管,沿管內壁呈膜狀下降,以后各效的料水和蒸汽均按此方式進行。末效產生的二次蒸汽經除沫器進入冷凝器被全部冷卻,冷凝成蒸餾水。第二效到末效的凝水,余汽及不凝性氣體匯聚至第五效后,進入冷凝器降溫。不凝性氣體(廢氣)由F12排放。合格蒸餾水 由閥F2流入儲水箱,不合格蒸餾水由閥F3排出。
第一效蒸發器的加熱蒸汽來自鍋爐或集中供熱蒸汽,含有雜質,對第一效進行加熱后,經疏水器ST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