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農藥廢水預處理技術和方法
我國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目前我國農藥生產企業已達2 000多家,生產農藥品種達200多種,年產量近30萬t。我國每年排放的農藥廢水量在1億m3以上,其中已進行治理的占總量的7%,而治理達標的僅占已處理的1%[1]。因此,農藥廢水的治理己成為環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農藥廢水屬高濃度、難降解有毒有機工業廢水,具有排放量大、有機物、氨氮濃度高、污染物成分復雜、難生物降解等特點。因此農藥廢水無法直接進入生化處理系統,必須進行預處理。目前應用于農藥廢水預處理的方法主要有混凝法、吸附法、水解法、微電解法、氧化法等,在此針對目前這些預處理技術的研究進展作一概要介紹。 歡迎光臨公司官網http://www.hailan-ep.com
1吸附法
吸附法主要是通過吸附劑的吸附作用,去除農藥廢水中的污染物。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和吸附樹脂。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其多孔結構和較大的比表面積吸附農藥廢水中的有機物,對農藥廢水有良好的吸附效果,經吸附處理后的廢水可降至被生物氧化的水平。湖北某農藥廠用活性炭處理對硫磷、樂果、馬拉硫磷等農藥廢水,其COD去除率為50%,有機磷的去除率為90%,硝基酚的去除率為90%以上[2]。但由于脫附再生困難、機械強度差等原因,影響其推廣。吸附樹脂不僅可使農藥及其中間體生產廢水達標或作為廢水的預處理手段為達標排放創造條件[3],而且可回收廢水中的化工原料或產品,實現污染物的資源化,目前已受到國內外化工環保界的關注和重視。湖南某農藥廠采用DA-201樹脂處理甲基1605的含酚廢水,處理后廢水中含酚量由進水的3 000 mg/L~5 000 mg/L降至0.5 mg/L,并可回收甲基1605原油[4]。
2混凝法
混凝法是農藥廢水預處理的一個重要方法,用來去除廢水中細小的懸浮物和膠體污染物質。采用化學混凝沉淀-缺氧生化-好氧生化工藝流程處理樂果農藥廢水進行研究,對其中化學混凝沉淀的預處理方法著重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在眾多混凝劑中Ca(OH)2和PAC配合使用的混凝沉淀效果最好,操作時的最佳攪拌速度為300 r/min,最佳攪拌時間為40 min,最佳pH值范圍為10~13。采用堿性混凝沉淀處理久效磷廢水,雖然總磷(TP)去除率較高,但出水的COD值仍然很高,ρ(BOD5)/ρ(COD)還在0.03左右,可生化性很差,還需進一步提高其可生化性。
3水解法
水解法一般用來處理含有硫代磷酸酯和磷酸酯的農藥廢水,有酸性水解和堿性水解2種。
在酸性條件下,使廢水中的硫代磷酸酯水解成二烷基磷酸,再進一步水解成正磷酸和硫化氫,之后再加石灰乳中和生成硫氫酸鈣和磷酸鈣。溫州市某農藥廠用此法處理有機磷廢水,當水解溫度為130~150℃,時間1~1.5 h,壓力0.2~0.4 MPa,水解后經石灰乳沉磷處理后,COD去除率65%,有機磷的去除率為88%[6]。 光伏廢水 易辰俞[7]利用減壓蒸餾與低壓酸性水解并用的預處理方法處理以氧化樂果粗酯為主的有機磷農藥時,COD的去除率為88%,有機磷的去除率為98%。同時在預處理過程中每處理1 t廢水,可回收NH4Cl 80 kg,磷酸鈣150 kg。
4微電解法
微電解(micro-electrolysis)法,又稱微內電解法、鐵還原過濾法、鐵碳法等,是被廣范研究與應用的一種廢水處理方法。鐵和炭的氧化還原電位相差較大,當將兩者共同投入到電解質溶液中時,兩者間會通過原電池效應發生電極反應,反應生成的產物具有較高的化學活性,能與溶液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破壞某些有機物質的分子結構,達到降解有機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