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光板設計原理源于筆記本電腦的液晶
顯示屏,是將
線光源轉變為
面光源的高科技產品。光學級亞克力(PMMA)/PC為基材,運用LCD顯示屏及筆記本電腦的
背光模組技術,透過導光點的高光線傳導率,經電腦對導光點計算,使導光板光線折射成面光源均光狀態制造成型。產品采用光譜分析原理與數碼UV印刷技術相結合并在恒溫、恒濕、無塵的環境條件下制作而成。具有超薄、超亮、導光均勻、節能、環保、無暗區、耐用、不易黃化、安裝維修簡單快捷等鮮明特點。
9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不斷向上發展,導光板的制作方法慢慢改進,衍生出不同與早期的印刷式制作,與它相對而言的,我們稱之為“非印刷式”。
導光板射出成型
它是將溶融的成形材料以高壓的方式填充到封閉的模具內,這就要求導光板與微結構在射出成型中同步完成,同時模具必須制作得相當堅固,因而模具價格也相當昂貴,因此必須大量生產以便與高價的模具費用互相扣抵。單面微結構陣列導光板一般采用射出成型的制作工藝,它的底部紋理結構可以是微小透鏡形狀,微圓球形或是四面體角錐棱鏡形狀等。
光刻技術是在一平整的硅片上涂上一層耐腐蝕的光刻膠,隨后讓強光通過光刻版,在光刻版上根據制作的特定層的圖形信息進行選擇性地曝光;接著將顯影后的光刻膠摘下來,硅片上表面會留下帶有微圖形結構的薄膜。采用光刻方式制作的導光板表面粗糙度欠佳,光能的損耗比較大。
導光板摻雜
在導光板注塑成型時直接注入導光板內部的一種具有散射功能的透明顆粒材料,通過合理的調整透明顆粒的濃度達到對出光的有效控制,最終達到出光的高均勻度。由于摻雜過程不易精確控制,所以采用注塑方式適合制作中小尺寸的導光板,對于大尺寸的導光板會出現出光不均勻問題。
導光板激光雕刻
激光雕刻制作方法是用電腦按照程序要求嚴格地控制激光頭出射的能量和激光頭的位置,用氣化的方式在導光板的背面刻畫出具有一定尺寸的微結構陣列,此方法能夠很精確的控制散射結構的深度,但是效率很低,不便于批量生產。
導光板噴砂
利用噴砂的方法制作具有粗糙分布表面的模具,在注塑成型時將模具上的粗糙分布轉印至導光板上,粗面越多的地方,散射能力越強,通過合理的調整表面的粗糙分布達到出光面的光線均勻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