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談一下關于球磨機短柱形介質在細磨中的優勢是否對浮選機有利,基于球形介質對細磨過程的不適應性,開發并采用適合于細磨特性的磨礦介質,是提高細磨效率的途徑。而一種新型介質的產生,必然是對常規磨礦介質優點的綜合或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因此對常用球磨機磨礦的介質優點的綜合或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因此對常用磨礦介質的施力破碎過程加以分析仍是必要的。
球磨機磨礦過程中常用的介質形狀不外乎球形及棒形兩種。球形介質應用最為廣泛,且尺寸可大可小,粗細磨過程皆可選用;球形介質的另一優點是具有良好的轉運性能,可在三維空間自由轉動;其缺點前已述及,易形成應力集中。棒形介質與礦石之間為線接觸,所以具有選擇性破碎作用,產品粒度比較均勻,過粉碎較輕,棒的轉動性能僅次于球,可繞軸向自由轉動,但由于其單位體積表面積比球形介質還小,所以不適于以研磨作用為主的細磨過程。
短柱形或短圓錐形介質是球形及棒形介質的變種,它正是集中了兩種介質的優點,表面積大,且轉動性能好,又具有線接觸,可減輕過粉碎的優點,用于細磨過程是合適的。
球磨機以磨剝力為主的細磨過程要求磨礦介質具有大的研磨面積,而單位體積的短柱形介質的表面積比球大。過去的實踐認為其有效研磨面積比球小,因為短柱形介質兩端面研磨性能差。但若在適當的介質充填率及轉速率下,可使短柱形介質處理瀉落態工作而避免在拋落態下工作,則可充分發揮其表面積大的優勢。
短柱形介質的轉動性能介于球形及棒形之間,可沿其軸向轉動,又由于其長度較短,所以可在球磨機內翻動,這也有助于提高短柱形介質端面的研磨能力。短柱形介質與礦石的接觸以線接觸為主,少數情況下為面接觸,避免了破碎過程的應力集中現象,可形成比較均勻的磨礦產品。但由于為短線接觸,故減輕過粉碎的效果不如棒形介質。至于短柱形介質破碎力小的弱點,由于細磨過程不需大的沖擊力,僅強的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