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磁選機的產生可以說,為超貧磁鐵礦開采和利用開辟了一條新途徑,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三個影響干式磁選機因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給料層的厚度。它同被處理原料的粒度和磁性顆粒含量有關,處理粗顆粒一般給料層比細粒厚些。處理粗粒級礦時給礦層厚度為最大顆粒的1.5倍左右。處理中粒級可達最大顆粒的4倍左右,而對細粒級物料時可達10顆粒的厚度。原料中磁性物料含量不高時,給礦層應薄些。如果過厚則處在最下層的磁性顆粒受到上層物料的壓力,磁力吸不起來而引起回收率下降。磁性顆粒含量高時,給礦層則可厚些。
二、給礦速度。給礦速度是依振動槽(或皮帶)的速度來確定的。它的快慢決定礦粒在磁怕得中停留的時間的所受的機械力,速度愈大,礦粒在磁場中停留愈短,礦粒受到的機械力以重力和慣性刀為主,重力是個常數,慣性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弱磁性礦粒在磁場中受到的磁力超過重力不多,因此,速度超出某限度由于慣性力增大,吸附的磁力就會不足,引起回收率降低。所以,選別弱磁性礦物時宜采用低于強磁性礦物的給礦速度。一般在精選時,原料中單體顆粒較多,磁性又較強,給礦速度可增大點,掃選時,原料中含連生體較多,磁性又較弱些,為提高回收率給礦速度宜低些;處理細顆粒時,為了有利于礦粒的松散,振動槽的頻率應高、振幅小些;處理粗粒時則相反。適宜的操作條件應根據礦石性質和對分選質量的要求通過實驗來確定。在處理稀有金屬礦石時,原料應保持干燥窄級別給礦,有利于指標的提高,若采用寬級別給礦,因其大小顆粒受到的磁力相差較大,同時也增大選別條件的選擇困難,經驗證明,原粒篩分級別愈多,指標就愈好。我國某精選廠,將原粒篩分成2(3)~0.83(20目)mm,0.83~0.2(65目)mm和0.2~0mm三級分別處理,比未分級處理的指標提高了10%,原料中的水分能使礦粒互相粘著,顆粒愈細,粘著的程度愈嚴重,所以各級原料允許的水分是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