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產品規格] | 127×127×38mm |
[電機轉速] | 2750 1/min |
[工作頻率] | 50 Hz /1相 |
[旋轉方向] | 從轉子看,方向逆時針旋轉 |
[軸承結構] | 免維護雙滾珠軸承 |
[最大風壓] | 0 .. 80Pa |
[空氣流量] | 180 m3/h |
[輸入功率] | 18.0 W |
[電壓范圍] | AC180V...245V/1相 |
[使用壽命] | 40 °C時L10預計壽命40000小時 |
[絕緣等級] | B級(135) |
[出線方式] | 扁平2片插線端子2.8×0.8mm接電 |
[噪音指數] | 44 dB(A) |
[溫度范圍] | -30 .. 60 °C |
[材質材料] | 風葉采用塑料PA6.6,外殼黑色鑄鋁噴漆,有環保認證 |
運算器能執行多少種操作和操作速度,標志著運算器能力的強弱,甚至標志著計算機本身的能力。運算器最基本的操作是加法。一個數與零相加,等于簡單地傳送這個數。將一個數的代碼求補,與另一個數相加,相當于從后一個數中減去前一個數。將兩個數相減可以比較它們的大小。
左右移位是運算器的基本操作。在有符號的數中,符號不動而只移數據位,稱為算術移位。若數據連同符號的所有位一齊移動,稱為邏輯移位。若將數據的最高位與最低位鏈接進行邏輯移位,稱為循環移位。
運算器的邏輯操作可將兩個數據按位進行與、或、異或,以及將一個數據的各位求非。有的運算器還能進行二值代碼的16種邏輯操作。
乘、除法操作較為復雜。很多計算機的運算器能直接完成這些操作。乘法操作是以加法操作為基礎的,由乘數的一位或幾位譯碼控制逐次產生部分積,部分積相加得乘積。除法則又常以乘法為基礎,即選定若干因子乘以除數,使它近似為1,這些因子乘被除數則得商。沒有執行乘法、除法硬件的計算機可用程序實現乘、除,但速度慢得多。有的運算器還能執行在一批數中尋求最大數,對一批數據連續執行同一種操作,求平方根等復雜操作。
實現運算器的操作,特別是四則運算,必須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它直接影響運算器的性能,也關系到運算器的結構和成本。另外,在進行數值計算時,結果的有效數位可能較長,必須截取一定的有效數位,由此而產生最低有效數位的舍入問題。選用的舍入規則也影響到計算結果的精確度。在選擇計算機的數的表示方式時,應當全面考慮以下幾個因素:要表示的數的類型(小數、整數、實數和復數):決定表示方式,可能遇到的數值范圍:確定存儲、處理能力。數值精確度:處理能力相關;數據存儲和處理所需要的硬件代價:造價高低。
兩種常用格式:定點格式:定點格式容許的數值范圍有限,但要求的處理硬件比較簡單;浮點格式:容許的數值范圍很大,但要求的處理硬件比較復雜。
1、定點數表示法:定點指小數點的位置固定,為了處理方便,一般分為定點純整數和純小數。
2、浮點數表示法:由于所需表示的數值取值范圍相差十分懸殊,給存儲和計算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出現了浮點運算法。
浮點表示法,即小數點的位置是浮動的。其思想來源于科學計數法。IEEE754的浮點數(比較特殊)浮點數的規格化:主要解決同一浮點數表示形式的不唯一性問題。規定 ,否則尾數要進行左移或右移。
3、十進制數串的表示方法:由于人們對十進制比較熟悉,因此在計算機中要增加對十進制運算的支持。兩種方式:將十進制數變為二進制數運算,輸出時再由二進制變為十進制。直接的十進制運算。直接運算的表示方法:字符串形式:用于非數值計算領域、壓縮的十進制數串:分為定長和不定長兩種。需要相應的十進制運算器和指令支持。
4、自定義數據表示:標志符數據表示、描述符數據表示。區別:標志符與每個數據相連,二者合起來存放在一個存儲單元,而描述符要和數據分開存放;描述符表示中,先訪問描述符,后訪問數據,至少增加一次訪存;描述符是程序的一部分,而不是數據的一部分。原碼:比較自然的表示法,最高位表示符號,0為正,1為負。優點:簡單易懂。缺點:加減法運算復雜。補碼:加減法運算方便,減法可以轉換為加法。定點小數的補碼。定點整數的補碼,反碼:為計算補碼方便而引入。由反碼求補碼:符號位置1,各位取反,末位加1。移碼:用于階碼的表示,兩個移碼容易比較大小,便于對階。
ASCII碼 輸入碼:用于漢字輸入;漢字的存儲;字模碼:用于漢字的顯示。余數處理的兩種方法:恢復余數法:運算步驟不確定,控制復雜,不適合計算機運算。加減交替法:不恢復余數,運算步驟確定,適合計算機操作。邏輯數概念:不帶符號的二進制數。四種邏輯運算:邏輯非、邏輯加、邏輯乘、邏輯異。多功能算術/邏輯運算單元(ALU) 并行進位,行波進位加/減法器存在的兩個問題:運算時間長,行波進位加/減法器只能完成加法和減法,而不能完成邏輯操作,控制端M用來控制作算術運算還是邏輯運算,兩種運算的區別在于是否對進位進行處理。M=0時,對進位無影響,為算術運算;M=1時,進位被封鎖,為邏輯運算。正邏輯中,“1”用高電平表示,“0”用低電平表示,而負邏輯剛好相反。邏輯與負邏輯的關系為,正邏輯的“與”到負邏輯中變為“或”,即+·互換。
操作
編輯
4運算方法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