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直埋保溫管--直埋供熱管道2017產品升級
保溫施工技術要求 1. 管道保溫應在管道水壓試驗合格后進行,保溫設備和管道表面應除去銹垢、油污,保持干燥,介質溫度為120℃以下的設備及管道保溫應在刷涂防銹漆后進行。 2. 主保溫層要求平整、連續、有足夠的機械強度,接縫嚴密,如有間隙或缺陷則以相應保溫材料嵌塞,同時保溫結構應防火、防水,整齊美觀。 3. 設備、直管道等無需檢修的部位采用固定式保溫結構;管道流量測量裝置、閥門、法蘭、堵板等需拆卸部位采用可拆卸式保溫結構4. 保溫厚度≥80mm或設備、管道外壁溫度高于300℃,保溫層外包金屬保護層時,應分層敷設保溫層,每層厚度大致相等,最小為25mm,內外層接縫應彼此錯開,層間和縫間不得有空穴,如有間隙或缺陷則以相應保溫材料填充。 5. 安全閥后對空排氣管道保溫層應采取加固措施。 6. 管道閥門、法蘭連接處,保溫層應留設拆卸螺栓的間隙;蠕脹測點處保溫層應留設200mm的間隙;補償器和支架附件的管道保溫層應留設膨脹間隙;間隙中應塞滿軟質保溫材料。鍋爐排污管道閥門后應留設150mm不保溫段,以利檢查閥門是否泄漏。 采用硬質保溫制品的保溫層應設置伸縮縫,一般設置在支吊架、法蘭、加固肋、支撐件或固定環等部位。伸縮縫間距為:高溫管道3~4m,中低溫管道5~7m,伸縮縫寬度20~25mm,縫間滿塞軟質保溫材料。分層保溫時各層伸縮縫應錯開,錯縫間距不大于100mm,高溫管道的伸縮縫外設置獨立的保溫結構。遇到焊縫時,應按焊縫寬度在硬質保溫制品內壁相應的內部摳槽。 8. 立管保溫時,其層高小于或等于5m,每層應設一個支撐托盤,層高大于5m,每層應少于2個,支撐托盤應焊在管壁上,其位置應在立管卡子上部200mm處,托盤走私不大于保溫層的厚度。管道附件的保溫除寒冷地區室外架空管道及室內防結露保溫的法蘭、閥門等附件按設計要求保溫外,一般法蘭、閥門、套管伸縮器等不應保溫,并在其兩側應留70~80mm的間隙,在保溫端部抹600~700的斜坡。設備容器上的人孔、手孔及可拆卸部件的保溫層
端部應做成400斜坡。保溫管理工作道的支架處應留膨脹伸縮縫,并用石棉繩或玻璃棉填塞。用預制瓦塊做管道保溫層,在直線管段上每隔5~7m應留一條間隙為5mm的膨脹縫,在彎管處管徑小于或等于300mm膨脹縫,膨脹縫用石棉繩或玻璃棉填塞,其作法如圖所示: 9. 用管殼制品作保溫層,其操作方法一般由兩人配合,一人將管殼縫剖開對包在管上,整體優勢和用力擠住,另外一人纏裹保護殼,纏裹時用力要均勻,壓茬要平整,粗細要一致。若采用不封邊的玻璃絲布作保護殼時,要將毛邊摺疊,不得外露。塊狀保溫材料采用纏裹式保溫(如聚乙烯泡沫塑料),按照管徑留出搭茬余量,將料裁好,為確保其平整美觀,一般應將搭茬留在管子內側。管道保溫用鐵皮做保護層,其縱縫搭口應朝下,鐵皮的搭接長度,環形為30mm。彎管處鐵皮保護層的結構如圖3.13所示。直埋保溫管--直埋供熱管道2017產品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