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v等采用厭氧-缺氧-需氧組合過程進行中藥制藥廢水處理的中試研究,發現該組合過程的出水質量符合中藥廢水排放標準(GB2196-28)。經過百余年的發展,生物處理法技術成熟,對各類污染物去除效果較好,且運行費用低廉。然而,反應池占地面積大、建設投資高、污泥產量大、運行維護麻煩等也是其固有缺點。隨著環保標準的日益嚴格,傳統生物處理法的缺點限制了其推廣應用。理化學法高濃度有機廢水中很多污染物可生化性較低,研究人員通常利用物化法作為生物法的預處理,既可降低廢水有機物的濃度,又能改善生物降解性。
親水生物填料使用說明書
為確保我司生產的PPC生物填料,在污水項目現場順利投加并調試,現對其使用過程作如下說明,供需方參考。
一、投放階段
PPC好氧填料投加條件:(好氧池進水后在投放填料)
1.原水水溫全天在15~45℃之間,水溫在25~35℃之間;
2.原水中溶解性COD(易生物降解)在300mg/L以上,無有害物質;
3.接種污泥的濃度在2000~3000mg/L左右;
4.吹水、過水口處設置攔截篩管(或篩網)且過篩流速不大于0.1m/s。
滿足上述條件的工程項目,在接種污泥悶24小時候投入填料,連續進水曝氣,3~7天即可完成填料內核掛膜過程,15天有完成掛膜。
二、調試階段注意事項
2.1泡沫問題:
(1)污水自身性質易起泡沫
PCC生物填料對應生物處理污水種類及范圍廣,一些污水在曝氣條件下容易產生泡沫 ,此類問題產生原因大多由污水內貢獻COD的有機物特性決定,在填料的剪切及包裹下,使原本的泡沫變得更加細小,并被包裹進填料大量上浮。
解決方法:盡量增加PPC填料與污水的接觸時間,滿足調試條件,使PPC填料以快速度掛膜是具有效的解決途徑。PPC填料掛膜完成后,生物活性優良。微細泡沫無法在其內部長時間停留,即可實現PPC填料的完全流化。
(2)PPC填料自身析出
PPC生物填料在生產過程中會添加微量親水劑做表面改性,初期應用時這部分親水劑析會隨水析出,導致初期泡沫產生。此親水劑為保護類別物質對微生物無有害作用,小分子結構極易產生降解,同時為初期污泥培養的一部分碳源。
解決方法:調試期需保持通水調試,可保證短時間內親水劑被降解或被稀釋,從而解決因此產生泡沫的問題。
主要原因,一是某些部門決策失誤,監管不力;二是設計思路錯誤,技術不成熟,設備粗制濫造或盲目引進。我國生活垃圾的處置管理起步較晚。多年來,垃圾的清掃、收集、運輸及處理,全部山包辦。隨著近年來垃圾量不斷增加,大包大攬的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突顯,自然的物質循環規律和經濟規律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終由垃圾暴露出的一系列城市生態環境問題就成為必然。我國目前大部分城市垃圾收集采用混合收集方式,只有少數較發達城市開始實行分類收集,但是由于資金、政策、公眾意識等因素的影響,使分類收集實施一直不暢,異致垃圾無害化處理程度低,回收利用率不高。
556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