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變形縫定義沉降縫、伸縮縫和防震縫統稱bai為變形縫。通常沉降縫、伸縮縫和防震縫被用作將房屋分成若干個獨立部分,從而消除沉降差、溫度和收縮應力以及體型復雜對結構帶來的危害。 2.沉降縫,沉降縫是將該不同部分的結構從頂到基礎整個斷開,使各部分自由沉降,以避免由于沉降差引起的附加應力對結構的危害。在下列情況下,宜考慮設置沉降縫: ⑴ 建筑主體結構高度懸殊,重量差別過大; ⑵ 地基不均勻; ⑶ 同一建筑結構不同的單元采用不同基礎形式; ⑷ 上部結構采用不同的結構形式或結構體系的交接處。3.伸縮縫 伸縮縫即溫度縫,是在建筑物的平面尺寸較大時,為釋放結構中由于溫度變化和混凝土干縮而產生的內力而設置的。設置伸縮縫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在伸縮縫處設置雙墻或雙柱的構造,將上部結構斷開,分成獨立的結構單元。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建筑,伸縮縫的寬度應符合防震縫寬度的要求伸縮縫的最大間距結構體系施工方法最大間距(m)框架現澆55剪力墻現澆454.防震縫 為了避免震害,可采用設置防震縫的辦法,將平面和體型復雜的高層建筑,分成若干個比較規則、整齊和均勻的獨立結構單元。在下列情況下,宜設防震縫:
⑴ 當建筑平面突出部分較長,而又未采取有效措施時;
⑵ 房屋有較大錯層時; ⑶ 房屋各部分結構剛度或荷載相關懸殊時;
⑷ 地基不均勻,各部分沉降相差過大時。
變形縫bai的作用是:能把房屋分成du幾個獨立變形的部分,使zhi各部分能獨立變形、dao互不zhuan影響,從而達到防止房屋破壞shu的 作用。變形縫有伸縮縫、沉降縫和防震縫。防震縫是為防止兩部分上部結構的剛度不同而在地震中的振動頻率和變形不一致而引起較嚴重的震害,在平面布置復雜、房屋高差大和剛度懸殊時都應設置防震縫。防震縫應有足夠的寬度,否則反而因房屋兩部分振周期和相位角不同而引起它們的碰撞導致更嚴重的后果。
(1) 伸縮縫是為防止因溫度影響產生破壞的變形縫。
(2) 沉降縫是為防止因荷載差異、結構類型差異、地基承載力差異等原因,導致房屋不均勻沉降而破壞的變形縫。
(3) 防震縫是為防止因地震作用導致房屋破壞的變形縫。
內墻伸縮縫的處理,隨室內裝修不同而異,可選用木條、木板、塑料板、金屬板等蓋縫。樓層地面伸縮縫,可在縫口填嵌瀝青麻絲等,上鋪活動蓋板或橡皮條等,以防灰塵落至下一樓層。屋頂的伸縮縫,則用鍍鋅鐵皮、鋁板或預制鋼筋混凝土板等作蓋縫處理,著重作好防水。地下建筑、地下室等處的伸縮縫,出于防水要求,常在防水結構層的外側或底部加鋪玻璃布油氈、橡膠片、鍍鋅鐵皮、紫銅片,以及采用內埋式或可卸式止水帶(如橡膠、塑料、金屬等),并用瀝青砂漿、瀝青麻絲或浸瀝青木絲板等填嵌縫隙。
在現澆整體式鋼筋混凝土建筑中,由于混凝土在澆灌后的一段時間內有較大的收縮變形,以后才趨于穩定,可利用這一特性,將沿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長向分成幾段,中間留縫,待第一期工程施工1~2個月后,再澆灌合縫。這種只在施工期間保留的臨時性溫度收縮縫,稱為后澆縫,或稱收縮帶。后澆縫的寬度一般為50~100厘米,縫的間距約為20~25米,并盡量和施工時的接縫結合設置;縫的填充材料,可用摻鋁粉的混凝土。內墻建筑伸縮縫做法說明
建筑墻體伸縮縫做法種類說明
墻體伸縮縫一般做成平縫形式,當墻體厚度在 240mm 以上時,也可以做成錯口 縫、企口縫等形式。
外墻變形縫常用麻絲瀝青、 泡沫塑料條、 油膏等有彈性的防水材料填縫, 縫口用 鍍鋅鐵皮、彩色薄鋼板等材料進行蓋縫處理;
內墻變形縫一般結合室內裝修用木板、各類金屬板等蓋縫處理。
外墻上 的伸縮縫,為防止風雨侵入室內,要求用有彈性的、憎水的、不易被 擠出的材料填嵌縫隙。 常用的材料有瀝青麻絲、 浸瀝青木絲板、 氯丁 橡膠產品特點: 1:滿足于外墻伸縮縫位置的遮蓋,起到裝飾作用。同時可滿足伸縮縫的伸縮位移量。當配置抗震彈簧的時候還可以滿足建筑抗震,沉降等運動要求。 2:基座:中心由中控滑竿及中心螺絲連接,伸縮縫,沉降,抗震位移量主要由45°斜放中控滑竿及抗震彈簧完成。 4:變形縫伸縮膠條可選平面型及波浪型兩種。 3:外墻蓋板型變形縫材料表面通過陽極氧化處理,陽極氧化膜厚度約10μm,大大增強了變形縫蓋板的耐磨,抗氧化及裝飾性。 建筑抗震型變形縫注意事項: 1:變形縫縫寬安裝工程設計要求。 2:適應抗震及大位移要求。 縫寬(W)7510000350400450500 3:膠條可選用不同顏色,與裝飾層次選配。 4:中心板可嵌入石材,地磚等裝飾材料。 5:當縫寬≤100mm時,君軒JXFFS選用時,可以不使用中心滑竿。 變形縫蓋板選擇及縫寬變化參照表: 伸縮量(±)±37±50±62±125±150±175±200±225±250±300 表面寬度(ES)215240290340390440490540590640 配板厚度(鍍鋅鋼板)111.5222.53445 2.防水要求較高的樓地面除可設置止水帶外,還可以在變形縫內設置排水槽。這些要求應在項目設計中說明并設計好下水排放。 君軒建筑變形縫設計選用要求: 1.工程設計人員可以根據項目設計中變形縫所在部位的防水防火要求選配止水帶和阻火帶,并在項目設計中注明。對有保溫絕熱要求的外和墻屋面變形縫,可要求生產廠根據項目設計的熱工要求在阻火帶內增加絕熱材料。 5.對于隔音要求高的的公共建筑,在項目設計中應說明對變形縫空氣隔聲要求,有生產廠采取相應構造措施。 3.為了保持室內的整體美觀,在同一項目工程中,內墻與頂棚盡量選用同一型號產品。地面與墻面盡量選用寬度和材質相同的產品。 4.樓地面變形縫裝置應與混凝土主體結構用膨脹螺栓固定。一般有兩種情況:當先固1、伸縮縫伸縮縫要求把建筑物的墻體、樓板層、屋頂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斷開,基礎部分因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不需斷開。①伸縮縫的設置:伸縮縫的最大間距,應根據不同材料的結構而定。②伸縮縫的構造:伸縮縫是將基礎以上的建筑構件全部分開,并在兩部分中間留出適當的縫隙,縫寬一般在20~40毫米。伸縮縫的結構處理磚混結構的墻和樓板及屋頂結構布置可采用單墻也可采用雙墻承重方案,最好設置在平面圖形有變化處,以利隱藏處理。框架結構一般采用懸臂梁方案,也可采用雙梁雙柱方式,但施工較復雜。墻體伸縮縫構造磚墻伸縮縫一般做成平縫或錯口縫,一磚半厚外墻應做成錯口縫或企口縫。外墻外側常用浸瀝青的麻絲或木絲板及泡沫塑料條、油膏彈性防水材料塞縫,縫隙較寬時,可用鍍鋅鐵皮、鋁皮作蓋縫處理。內墻可用金屬皮或木條作為蓋縫。樓地板層伸縮縫構造:伸縮縫位置大小應與墻體、屋頂變形縫一致。縫內以可壓縮變形的油膏、瀝青麻絲、金屬或塑料調節片等材料做封縫處理,上鋪活動蓋板或橡皮等以防灰塵下落。頂棚處的蓋縫條只能固定于一端,以保證縫兩端構件自由伸縮。屋頂伸縮縫構造:不上人屋面一般在伸縮縫處加砌矮墻,屋面防水和泛水基本上同常規做法,不同之處在于蓋縫處鐵皮混凝土板或瓦片等均應能允許自由伸縮變形而不造成滲漏,上人屋面則用嵌縫油膏嵌縫并注意防水處理。
沉降縫的設置:沉降縫是為了建筑物各部分由于不均勻沉降引起的破壞而設置的變形縫。下列情況須設置沉降縫:Ⅰ.當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壤上,兩部分之間。Ⅱ.當同一建筑物的相鄰部分高度相差兩層以上或部分高度差超過10米時。Ⅲ.當同一建筑相鄰基礎的結構體系、寬度和埋置深度相差懸殊時。Ⅳ.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緊相毗連時。②沉降縫構造:沉降縫與伸縮縫最大的區別在于沉降縫非但將墻、樓層及屋頂部分脫開,而且其基礎部分亦必須分離。沉降縫的寬度隨地基情況和建筑物的高度不同而定。沉降縫一般兼起伸縮縫的作用,其構造與伸縮縫基本相同,但蓋縫條及調節片構造必須注意能保證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自由變形。防震縫對建筑防震來說,一般只考慮水平方向地震波的影響。在地震區建造房屋,應力求體形簡單,重量、剛度對稱并均勻分布,建筑物的形心和重心盡可能接近,避免在平面和立面上的突然變化。同時在地震區最好不設變形縫,以保證結構的整體性,加強整體剛度。多層砌體房屋,在設計烈度為8度和9度的地震區,當建筑物立面高差大于6米,或建筑物有錯層,且樓板錯層高差較大;或建筑物各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時,應設防震縫。防震縫寬度在多層磚房中按設計烈度的不同,取50~70毫米;在多層構件混凝土框架建筑中,建筑物高度在15米及15米以下時為100毫米;當建筑物高度超過15米時:設計烈度6度,建筑物每增高5米,縫寬的70毫米基礎上增加20毫米;設計烈度7度,建筑物每增高4米,縫寬的70毫米基礎上增加20毫米;設計烈度8度,建筑物每增高3米,縫寬的70毫米基礎上增加20毫米。一般基礎可不設防震縫,但與震動有關的建筑各相連部分的剛度差別很大時,也須將基礎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