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折疊便攜設計:破解傳統防汛裝備的運輸與存儲難題
瓦er特御虹裝配式防汛子堤的模塊化折疊結構,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防汛裝備(如沙袋、剛性子堤)“運輸難、存儲占空間”的痛點,實現了“預存便捷、調運快速”的目標。
-
折疊式擋水面板:采用波紋玻璃鋼、彩鋼板或ABS材質,通過卡槽、鉸接軸等連接方式,折疊后體積較展開狀態縮小80%以上(例如10米長防洪板折疊后體積≤0.3立方米),可用普通貨車批量運輸,適合預置于消防站、社區物資庫等場所,遇暴雨預警時能快速調運至險情地點。
-
可折疊支撐框架:支撐角架與橫梁采用鋁合金型材(三角支架壁厚2.6mm,橫梁壁厚1.2mm),通過軸接方式組裝,平時可折疊成緊湊結構,展開后形成剛性支撐體系。單段1米寬單元重量僅225kg(或單塊面板≤25kg),便于2-3人人力搬運,無需大型機械輔助。
二、快速部署能力:從分鐘級組裝到公里級防線的高效轉化
該子堤的標準化模塊設計與簡化安裝流程,使其部署速度較傳統沙袋提升80%以上,能在短時間內構建起大面積防洪屏障,滿足突發險情的“快速控險”需求。
-
單模塊組裝效率:10米長度的防洪板僅需1人1分鐘即可完成組裝(面板連接+框架固定);單個1米寬單元(含面板與支撐框架)僅需3分鐘完成搭建。
-
團隊協作效能:100人團隊可在60分鐘內完成1公里防洪線的搭建(如100人/小時構建1公里);兩人配合可在30分鐘內完成100米子堤搭建,響應速度較傳統沙袋(10人5小時搭建100米)提升顯著。
三、適配多場景:兼顧不同堤質與復雜地形的靈活性
模塊化設計使其能適應多種堤質(沙壤土、壤土、黏土、混凝土、瀝青)和復雜地形(地下車庫、管廊、坡道),解決了傳統子堤“地形適應性差”的問題。
-
堤質適配:軟基堤防(如沙壤土、黏土)通過溝槽固定樁抗位移,硬質堤防(如混凝土、瀝青)利用防滲板與EPDM止水彈性體(邵爾A硬度60±5)密封,防止水流繞滲,確保擋水深度≥1米時無滲漏。
-
復雜地形應對:提供L型轉角模塊與曲面適配組件,可貼合地下車庫墻體、通道坡道等復雜結構,實現全封閉防護,解決了傳統子堤無法適應地下空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