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五星“紅色之鷹”無人直升機憑借抗風6級(風速10.8-13.8m/s) 的卓越性能,在森林滅火中展現出極強的環境適應性。其抗風性通過以下技術路徑實現,解決了強風對火場監測與滅火作業的核心挑戰。
一、抗風設計的技術基礎
-
旋翼結構優化
-
雙缸活塞發動機+單旋翼設計:水平對置水冷雙缸發動機提供強勁動力(推重比≥2),結合大直徑主旋翼(直徑3635mm),在強風中保持足夠的升力與操控性。
-
尾旋翼快速折疊技術:取消傳統傳動機構,采用可折疊尾旋翼設計,在抗風時減少氣流擾動,提升飛行穩定性。
-
飛控系統升級
-
自適應風速補償算法:通過慣性導航與氣壓傳感器實時感知風向、風速,自動調整旋翼轉速與姿態,確保懸停精度≤1米。
-
低空低速抗風模式:在100米以下高度飛行時,啟用“釘釘式懸停”功能,抵消陣風對滅火彈投擲精度的影響。
二、抗風性在森林滅火中的實戰優勢
-
強風下的火場監測
-
穿透濃煙的穩定拍攝:搭載三光吊艙(可見光+遠紅外+激光測距),即使在6級風中仍可懸停拍攝高清影像,回傳火場三維模型至指揮中心。
-
動態火勢追蹤:通過抗風飛控系統實時修正飛行軌跡,持續監測火勢蔓延方向,避免因風力導致監控中斷。
-
精準滅火作業
-
滅火彈高精度投擲:懸停時啟用“風速補償模式”,根據實時風力調整投彈角度,誤差≤1米,單次任務可壓制2000㎡火場。
-
高海拔林區適應性:在青藏高原等5000米海拔區域,優化旋翼升力系統,確保強風中穩定作業。
復雜地形穿透能力
-
山地峽谷抗湍流飛行:旋翼結構與飛控算法協同優化,可應對峽谷地形的強風切變,安全穿梭于陡坡、懸崖區域執行任務。
-
草原開闊地帶續航保障:6級風中仍可保持百公里時速巡航,快速覆蓋大面積火場